清代书院

作品数:119被引量:19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程嫩生鲁小俊于祥成张劲松宋巧燕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购以助藏:清代书院购置图书研究
《图书馆》2025年第2期92-100,109,共10页卢厚杰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明清民国晋商书迹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4YJC870006);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晚清财政转型视野下的西北边疆财政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3CZS054)的研究成果。
除了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清代书院藏书采访颇为依赖市场力量,这是中国古代图书产业和商品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清代后期,购买图书从中国古代书院补充藏书的临时手段转变为主要方式,这一历史转型与西学东渐引致知识体系变革、经史典籍地...
关键词:清代书院 购置图书 经史子集 藏书 
浅论清代甘宁地区的书院
《宁夏史志》2024年第5期5-11,共7页马静 
清代书院形成了全国普及的发展态势,甘宁地区的书院建置在明代基础上有了更大程度的发展。甘肃、宁夏等地书院林立,设立范围从府、州(厅)延伸至县一级行政单位,书院教育在西北地区实现了广泛普及,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关键词:书院教育 清代书院 西北地区 发展态势 
清代书院奖助学制度的历史考察及现代启示
《社会科学论坛》2024年第3期108-118,共11页黄漫远 
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地方文化视角下的王阳明及王门后学与明中后期江西书院讲学活动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G2021124
遵循传统“教养相资”理念,清代书院大多建立了相对完备并普遍实施的奖助学制度,其中助学大致包括膏火和宾兴,奖学大致包括考课花红和中式花红。书院奖助学制度可以缓解生徒在治生、赡家以及举业治学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困难,但由于书院对...
关键词:书院 奖助学制度 历史考察 现代启示 
清代书院课艺:联结书院学与科举学的历史文献被引量:1
《大学教育科学》2024年第3期101-111,共11页刘海峰 赵凯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2020年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考试招生改革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研究”(20JZD050)。
在上千年的中国书院史上,多数书院都重视以考促学。从流传形态来看,清代书院课艺主要分为课艺原件、编入别集中的课艺和以书院名义选编的课艺总集三大类别;就主课艺内容而言,清代书院课艺大体包括制艺试帖、经史词章、时务西学等门类。...
关键词:清代书院 课艺 书院学 科举学 联结 
清代书院志编纂与地方学术史书写——以《紫阳书院志》为例
《原道》2023年第2期286-297,共12页刘艳伟 
西华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中国历代书院记整理与研究”(19E013)、西华师范大学国家社科基金培育项目“中国历代学记文整理与研究”(20A041);湖南省“十四五”时期社科重大学术和文化研究专项项目“中国书院文化创新研究”(21ZDAZ09)阶段性成果
徽州为朱子故里,南宋至明前期,朱学在徽州代有传人。然而,至明后期,受当时学术潮流影响,阳明心学取代朱学成为该地学术主流。入清之后,徽州学人于紫阳书院、还古书院讲授朱子学,以求朱学之复兴。《紫阳书院志》即由此肇端。在《紫阳书...
关键词:《紫阳书院志》 朱子学 阳明心学 学术转型 书院志编纂 
古韵书香 风华浸远——清代书院的“造景”和文教之乐
《东方收藏》2023年第12期58-60,共3页肖徽徽 
清代书院是我国书院制度发展至鼎盛期的集大成者,建制成熟,基础条件优越,其建制、选址和环境经过多重改造后,能够有效地提供书院学人藏修游息的养料,实现雅集、交游等文人群聚模式,激发文人对创作的自觉追求。书院内外环境直接孕育了书...
关键词:清代书院 书院建制 书院文物 书院教育 
应试需求与诗学传统:清代书院的试帖教学
《清史论丛》2023年第2期174-187,共14页谢冰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历代书院文学活动编年史”(项目编号:21&ZD253)的阶段性成果。
清廷对于试帖的学习指引相当含混,官方固然倡导以诗教为价值导向,但并未针对试帖明确写作示范,这或与清前期帝王唯恐士子耽于文辞、忽视经术的心态有关。在官方指引缺位的情况下,书院师长一方面倡导生徒以工试帖,从诗教导向、知识谱系...
关键词:御定书籍 书院教育 试帖诗 诗学传统 《关中书院课士诗》 
清代书院与义学关系研究述评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8期1-6,共6页张劲松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清代义学与书院关系研究”(22JY17)。
书院与义学是我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数量之多与分布之广在清代均达到历史的顶峰。书院与义学作为各自独立的研究领域为研究者所关注,但彼此的边界及相互关系未引起学界重视。从现有文献看,关于清代书院与义学关系的研究主要...
关键词:书院 义学 边界 清代 
敦崇实学 “汉夷”一体 清代书院与中华大一统建设
《中国民族》2023年第7期41-43,共3页赵伟 
湖南省“十四五”时期社科重大学术和文化研究专项项目《中国书院文化创新研究》(21ZDAZ09);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清代省会书院经费制度研究”(21SKJD13)阶段性成果。
作为大一统王朝,清代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其统治者积极借鉴、吸纳并融入中原地区先进文化以谋求长治久安,在此过程中,书院成为助推大一统和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动力。遍地开花的书院宋元以来,书院建设不再局限于文...
关键词:填补空白 清代书院 大一统 边疆地区 书院建设 文化传承发展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长治久安 
清代遵化燕山书院
《河北教育(德育版)》2023年第1期63-64,共2页吴洪成 高璐 
河北大学燕赵文化学科群重大招标项目“近代燕赵教育与文化转型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W05。
遵化,今属唐山市所辖的县级市,据《遵化县志》记载,此名来源于“遵循孔孟之道,教化黎民百姓”。作为联合国地名专家组所认定的“千年古县”,素有“畿东第一城”之称。在康乾年间清代书院蓬勃发展时期,燕山书院于此地诞生。一、燕山书院...
关键词:清代书院 康熙年间 蓬勃发展时期 遵化县 孔孟之道 历史背景 县级市 唐山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