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0FWX016)

作品数:11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孙冬苗郑海霞安晓宇纪小军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山花(下半月)》《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时代文学(下半月)》《中州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华人形象东方主义他者华裔男性《女勇士》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原型意象的文化意蕴——《女勇士》的神话原型解读
《作家》2012年第18期45-46,共2页郑海霞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东方主义”与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建构(2010FWX016)阶段性成果
华裔作家汤亭亭采用中国传统题材,通过后现代互文性意义上的拼盘杂烩,创作了大家公认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女勇士》。这部作品兼容了中、西方文学的基元,展示了人类思想深处的共同愿望,显示了作家个体意识的加工痕迹。本文试在神话—...
关键词:原型意象  疯女人 流亡者 
东方主义与美国主流社会中的华人刻板形象被引量:2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109-111,共3页安晓宇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东方主义"与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人物形象研究>(2010FWX016)阶段性成果
在东方主义视角中,美国主流社会中的华人是一种刻板的形象,素以"自我"自称的西方,通过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实现了对东方的重构。因此,华人被刻板化为异己的"他者"形象———"粗野的群体和阴险恶棍"、不可同化的异族和白人的奴仆,成为人...
关键词:东方主义 华人形象 “他者” 
“第三空间”的生存与痛苦——从后殖民的角度解读《爱的痛苦》中的华裔男性被引量:1
《中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55-57,共3页孙冬苗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东方主义’与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建构"(2010FWX016)
雷祖威的短篇小说集《爱的痛苦》,通过细微的心理描述展现了生活在中美两个世界之间的华裔美国人的种种心态。本文用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解读该作品中二代华裔男性的生存状态,指出他们在"第三空间"生存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他们亦...
关键词:后殖民 华裔男性 《爱的痛苦》 
东方主义与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的华人形象被引量:4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11-113,共3页孙冬苗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东方主义"与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建构>(2010FWX016)阶段性成果
面对东方主义话语中的华人"他者"形象,美国华裔作家把塑造真实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华人形象作为其创作的主要构成。从20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历经众多作家的努力,美国华裔文学完成了华裔美国人形象的自我建构。这一建构过程同时也是美国...
关键词:华裔文学 华人形象 东方主义 他者 
美国华裔作家笔下“华人形象”的演变
《长城》2011年第8期120-121,共2页纪小军 
2010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东方主义’与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建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FWX016)
一、脸谱化的负面华人形象(一)白人作家笔下的妖魔化、刻板化华人形象19世纪末,欧美帝国主义者鼓吹西方种族和文明优越论,并炮制了所谓"黄祸论",即中国威胁论。随后的几十年间,欧美社会充斥着排华之风。这一阶段的英美文学作品中塑造的...
关键词:华裔作家 华裔男性 华人形象 汤亭亭 赵健秀 种族主义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主流社会 
华裔男性形象的解构和建构——解读《甘加丁之路》中的男性形象被引量:2
《长城》2011年第10期55-56,共2页安晓宇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东方主义’与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人物形象研究”(项目编号:2010FWX016)的阶段性成果
在美国主流社会的东方主义话语中,华人的形象一直没有得到正确和全面的刻画。原本种族意识浓厚的东方主义者将华人整体地塑造成了异化的"他者",这样势必会威胁华裔在美国社会的生存。更为甚者,为赢得主流社会的接纳,一些华裔美国作家也...
关键词:华裔男性 男性形象 
论汤婷婷《女勇士》中人物主体性的建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96-98,共3页郑海霞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东方主义与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建构>(2010FWX016)阶段性成果
《女勇士》是美国华裔文坛的佳作,意蕴丰厚,提供了多元解读的可能。其中,可以从女性主义批评出发,剖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索其"从没有自我的自我中寻找自我"的主体性建构的艰难历程和不同的轨迹。
关键词:《女勇士》 人物 主体性 
从女性形象刻画看《支那崽》中的反“东方主义”元素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第11期174-175,共2页纪小军 
2010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东方主义’与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建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FWX016)
在"东方主义"西优东劣的视角下,英美主流文学作品将华裔女性刻画为脸谱化、"他者化"的负面形象。小说《支那崽》塑造了一位美丽善良、勇敢机智、形象鲜明的华裔女性形象丁黛丽,而白人艾德娜则被刻画为一个恃强凌弱、虚伪霸道、令人生厌...
关键词:东方主义 《支那崽》 华裔女性形象 颠覆 
“他者”的解构与“自我之歌”的唱响——从东方主义的视角解读《孙行者》中的惠特曼·阿新形象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34-136,共3页孙冬苗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0FWX016)阶段性成果
惠特曼·阿新是美国著名华裔作家汤亭亭的小说《孙行者》一书中的主人公。不同于她前两部作品中的传统华裔形象,惠特曼是一个叛逆的美国嬉皮士,他的行为、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体现了当时美国的社会文化特征。文章通过对这一人物形象的...
关键词:《孙行者》 惠特曼·阿新 东方主义 华人形象 他者 自我 身份认同 
夹缝中的生存与成长——从东方主义的视角解读《华女阿五》中的华人形象被引量:1
《山花(下半月)》2011年第9期133-134,共2页孙冬苗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FWX016,项目名称:“东方主义”与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建构
一、美国东方主义话语中的华人刻板形象 著名后殖民主义理论家赛义德在《东方主义(学)》一书中将东方主义定义为“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方式”。在西方的控制下,东方失去了话语权,他们无法表述自己,就必须被他人表...
关键词:东方主义 华人形象 《华女阿五》 西方中心论 解读 成长 后殖民主义 刻板形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