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ZH176)

作品数:5被引量:2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杏芳朱曼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北京教育(高教)》《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江苏高教》更多>>
相关主题:历史理性高等教育学科学哲学静力学钱学森之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钱学森的系统科学思想与高校“大成智慧型”学科专业结构——兼论对伯顿·克拉克的学术组织矩阵结构的超越被引量:2
《北京教育(高教)》2022年第3期14-19,共6页郑武 杨杏芳 
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一般项目“横断综析的大成智慧工程与大学学科壁垒之融通”(课题批准号:YJAZH176)研究结果。
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有两种层次与境界之分,或是在旧范式之内的局部改良,或是在新范式下的整体性“科学革命”,体现在大学学科与专业建设上则存在两条道路的选择。有别于伯顿·克拉克的彰显“还原论”思维方式的学术组织的矩...
关键词:大学学科壁垒 伯顿·克拉克的矩阵结构 钱学森的系统科学思想 “大成智慧型”学科专业结构 
“新钱学森主义”与“动力学的高等教育学”被引量:1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年第3期26-30,共5页杨杏芳 
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一般项目:"横断综析的大成智慧工程与大学学科壁垒之融通";课题批准号:12YJAZH176
"钱学森之问"彰显了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的贫困",解决之道是高等教育必须要有作为"最顶级的哲学的实验室"的理论自觉。有鉴如此,本文认为:奠基在马克思的"历史理性的实践哲学"、怀特海的有机论的"过程哲学"与钱学森的"大成智慧"特色的"系...
关键词:新钱学森主义 历史理性 过程哲学 系统科学哲学 动力学的高等教育 
“钱学森之问”与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的贫困被引量:17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年第2期57-61,共5页杨杏芳 
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一般项目:"横断综析的大成智慧工程与大学学科壁垒之融通";课题批准号:12YJAZH176
对"钱学森之问"的解读有浅层与深层的两种不同方式,从表层看"钱问"揭露了中国高等教育最大的渎职罪,然而从深层看则"观察必定渗透着理论"、"钱问"背后必定蕴含着钱学森本人观察高等教育现象独特的理论视角,而钱学森的全部哲学思想的理...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 历史理性的科学哲学 静力学的高等教育学 动力学的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哲学新论——“大学的可能世界”的一种历史理性的表达被引量:4
《教育研究》2014年第2期82-87,共6页杨杏芳 
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一般项目"横断综析的大成智慧工程与大学学科壁垒之融通"(课题批准号:12YJAZH176)的研究成果
高等教育哲学就是有关高等教育的最为核心的观念和方法。以"历史理性"作为高等教育的哲学根基,以"大学的可能世界"的历史理性的表达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观念和基本信仰,不仅在哲理上"将本真的属于大学的世界还给大学自身",而且其内在的...
关键词:高等教育哲学 高等教育学 大学的可能世界 
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的异化现象与历史理性的重建被引量:1
《江苏高教》2013年第2期88-90,共3页杨杏芳 朱曼 
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一般项目:"横断综析的大成智慧工程与大学学科壁垒之融通";课题批准号:12YJAZH176
文章首先对历史理性及其"具体真理说"进行了阐述,认为历史理性是与科学理性相对的概念,彰显的是"偶然世界"哲学本体与历史理性的"个体性原则",历史理性应重点关注个体的自我意识与行动研究中的"具体真理";其次,对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的异...
关键词:大学 人才培养活动 异化现象 历史理性 具体真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