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A751032)

作品数:13被引量:3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冯黎明裴萱朱全国王海燕唐艺嘉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九江学院湖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理论研究》《文艺研究》《中国文学研究》《人文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文学研究方法论知识学本质主义学科化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艺术终结”的反思与“艺术自律终结”的敞亮被引量:2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6期88-99,共12页裴萱 
武汉大学博士自主科研项目"空间转向与后现代审美经验研究"(201311101020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现代性视域中的艺术自律问题研究"资助(10BZW002);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学科互涉与文学研究方法论革命"资助(08JA751032)
艺术终结作为对艺术和艺术史历时进程的焦虑与反思,是由古典向现代时期的过渡中以决裂的方式实现艺术由神权和意识形态规约下的"他律"转化为自我指涉的"自律",并最终指向市民社会和个人主体的张扬,这也是艺术终结最为显性的特质。但是...
关键词:艺术终结 艺术自律 市民社会 现代主义 主体性 自由 
中国现代美学的话语空间与方法论转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35-144,共10页裴萱 
武汉大学博士生自主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空间转向与后现代审美经验研究"(2013111010201);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学科互涉与文学研究方法论革命"(08JA751032)
中国现代美学呈现出中西美学"交互转换"的情景:西方美学经历本体论、主体论之后,最终打破了主客二分的哲学认识论话语模式和无限膨胀的主体自身,而是以意象派、现象学为代表,采用非理性、意象直观等思维方式试图返回经验事实;而中国现...
关键词:交互转换 话语空间 美学 现象直观 审美文化 方法论 
从审美直觉到审美距离——朱光潜审美经验论的逻辑框架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1期60-64,共5页裴萱 唐艺嘉 
武汉大学博士自主科研项目"空间转向与后现代审美经验研究"(2013111010201);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学科互涉与文学研究方法论革命"(08JA751032)
朱光潜正是努力通过自身对中国古典诗论的理解,不仅将克罗齐的"直觉"从一种思辨式的哲学思考引申成为心理学上的美感体验,更是同时化用布洛的"距离说"和立普斯等人的"内模仿论""移情说",从美的凝神静观与自由"出入"出发,建构了"中国化"...
关键词:朱光潜 直觉说 凝神静观 神思 审美距离 
中国古典美学的空间情结与方法论意义被引量:4
《人文杂志》2013年第5期64-74,共11页裴萱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学科互涉与文学研究方法论革命"(项目号:08JA751032)阶段性成果
"空间转向"对现代学术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和西方都有其理论话语。西方的认识论哲学和现代性进程很大程度上遮蔽了空间本体的话语言说;而中国古典美学是空间性美学,在传统文论、文学、哲学中对"空间"的体察和钟情俯拾皆是。整个古...
关键词:古典美学 空间 散点流观 同情 审美体验 
形式研究与形式化方法被引量:4
《文艺研究》2012年第1期12-19,共8页冯黎明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学科互涉与文学研究方法论革命"(08JA751032)阶段性成果
形式主义文论的理论核心不在于对文学形式的关注,而在于一种形式化的思维方式。作为现代性的知识学诉求,形式化用非指涉性符号构成抽象逻辑模型以形成知识的确定性和普遍有效性;形式主义文论是形式化思维在文学研究的运用。形式主义以...
关键词:形式化方法 形式研究 形式主义文论 结构语言学 思维方式 逻辑模型 普遍有效性 知识学 
文学研究:走向体制化的学科知识被引量:6
《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第4期86-93,共8页冯黎明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学科互涉与文学研究方法论革命"(编号:08JA751032)阶段性成果
在现代性的分解式理性的作用下,文学研究从古典知识的整一性结构中走向现代学科化知识,进而在现代学术体制中获得了一个合法化地位。1904年的癸卯学制、1930年代大学的课程设置、1950年代的院系调整、1980年代的文学主体性讨论以及1990...
关键词:文学研究 现代性 体制化 学科知识 
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困境被引量:8
《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4期20-25,共6页冯黎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学科互渉与文学研究方法论革"(08JA751032)阶段性成果
现代性对二十世纪思想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同时也常常造成自相矛盾的结果。现代性在作为知识活动的文学研究中形成了一种方法论上的二难处境:知识立场层面的实证理论与批判理论的对立、知识生产层面的语境定义与形式定义的对立、知识...
关键词:方法论 现代性 文学研究 
学科互涉与文学研究的知识依据被引量:7
《文艺争鸣》2010年第7期43-47,共5页冯黎明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学科互涉与文学研究方法论革命>(08JA751032(中期成果)
学科自主性是一种现代性诉求。现代性将人类社会切分为许多相对独立的场域,同样也将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划分为许多相对独立的“学科”。所以,随着现代性方案的展开,文学研究作为一场学科化工程,也开始了它探寻学科身份、确立思想资源...
关键词:文学研究 学科化 知识 互涉 现代性诉求 相对独立 现代性方案 人类社会 
文学的哲学研究探实
《文艺争鸣》2010年第7期48-52,共5页唐铁惠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学科互涉与文学研究方法论革命"08JA751032(中期成果)
在文学研究领域里,运用哲学方法来解读文学的,可谓是一个“强势群体”,由以提出和建立的各种理论,亦将这一研究造成了方法论上的“显学”。但是,哲学研究实施于文学现象时,是否是一种求“真”的认识性活动、认识性的求“真”活动...
关键词:文学研究 哲学研究 哲学方法 强势群体 文学现象 认识性 “真” 方法论 
语言观念的转变与文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10年第7期53-57,共5页朱全国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学科互涉与文学研究方法论革命"(08JA751032(中期成果)
20世纪的语言学转向使语言置身于文学研究的中心,对于语言以及语言在文学中理解的层面不同,文学研究的方法也不同。就语言而言,语言学转向带来了文学研究方法的革命,随着转向的深入,对于语言本身不同的存在形式的认识,呈现出三种...
关键词:文学研究方法 语言观念 多元化 语言学转向 间接言语行为 20世纪 革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