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XW028)

作品数:17被引量:6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武新宏冯锐常远殷鹏邓天白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外交学院城市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电视(纪录)》《新闻文化建设》《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电影文学》更多>>
相关主题:纪录片话语方式他者衍变纪录片创作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自然生态启迪人伦之和——纪录片《一条溪流的朋友圈》内容价值解析
《新闻文化建设》2020年第7期82-84,共3页孙果果 武新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电视纪录片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研究”(项目编号:13BXW028)阶段成果。
纪录片《一条溪流的朋友圈》关注自然生态环境,用丰富多样的镜头视角展现自然生态运转的循环机制和科学原理,以自然环境类比人类社会,用珍奇再现呼唤生态意识,实现自然生态机制与人类社会文明的融合。本文对《一条溪流的朋友圈》的创作...
关键词:《一条溪流的朋友圈》 纪录片 自然生态 创作理念 
新中国70年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演进研究被引量:1
《艺术百家》2019年第6期132-137,共6页武新宏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电视纪录片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研究”(项目编号:13BXW028)阶段性成果之一
从1949年到2019年,纪录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起走过70年风雨历程,在对外塑造及传播国家形象方面,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时代、纪录介质、纪录理念及传播策略的变化,纪录片呈现的国家形象也在变化:1949—1957年是“充满生机”的中国形...
关键词:电影艺术 纪录片 国家形象 塑造 70年演进 
“精要”展现中华文明之美——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成功要素分析被引量:3
《现代视听》2018年第7期46-48,共3页武新宏 杨雪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电视纪录片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研究"(项目编号:13BXW028)阶段成果
《如果国宝会说话》是一部由央视纪录频道制作的"微纪录片",开播不久便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其中纪录片的选题内容、视听要素、表现形式等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本文从选题内容、视听要素、传播方式等方面,对本部纪录片进行分析解读。
关键词:《如果国宝会说话》 微纪录片 创新 
可见的现实“投射”虚位的历史——纪录电影《二十二》的创作理念与拍摄伦理被引量:2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年第7期112-115,共4页武新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电视纪录片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研究"(项目编号:13BXW028)的研究成果
纪录电影《二十二》院线上映后赢得口碑与票房双丰收,成为2017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纪录片之首。电影没有煽情,没有控诉,没有残酷血腥的历史回放,而是用在场的可见的现实作为历史存在的可信性证据,用隐藏于现实之中的隐喻投射虚位的...
关键词:纪录电影 在场 隐喻 
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城市文化符号的视觉媒介传播原则与路径被引量:4
《新闻世界》2018年第7期85-89,共5页邓天白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电视纪录片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研究"(13BXW028);2018年度扬州市社科研究重点课题"美丽中国扬州样板:城市环境形象的媒介构建研究(2012-2017)";2018年度扬州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重点课题"扬州城市的国际媒体形象构建研究(2016-2017)"
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各城市之间文化竞争的加剧,如何利用现代的视觉媒介形式进行城市的文化符号提炼与传播,是每一座城市进行文化传承与文化复兴的顺应潮流之举。本文试图对文化符号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文化符号的视觉媒...
关键词:城市传播 文化符号 视觉媒介 
21世纪中外合拍纪录片“他者”话语方式探析被引量:8
《电视研究》2018年第7期80-81,共2页武新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电视纪录片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研究"〈项目编号:13BXW028〉阶段性研究成果
崛起的中国需要与世界进行更有质量的沟通与交流,中外合拍纪录片提供了一个彼此了解的窗口。进入21世纪以来,中外合拍纪录片呈现出一些新样貌,合拍的国家、合拍的内容、合拍的形式发生变化,"他者"与"我者"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改变。本文...
关键词:中外合拍纪录片 他者 话语方式 
中外合拍纪录片中“他者”话语方式衍变探析被引量:1
《现代视听》2018年第5期18-21,共4页武新宏 窦蓉 杨雪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电视纪录片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研究"(项目编号:13BXW028)阶段成果
崛起的中国需要与世界进行更有质量的沟通与交流,中外合拍纪录片提供了一个彼此相互了解的窗口。从1980年《丝绸之路》开始,合拍纪录片历经37年演进,话语内容从凝视历史到关注现实、话语关系从误解冲突到对话交流、话语表达从旁观探索...
关键词:中外合拍纪录片 他者 话语方式 
《如果国宝会说话》:“萌”现中华文明之美
《新闻战线》2018年第4X期103-104,共2页武新宏 杨雪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电视纪录片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3BXW028
《如果国宝会说话》内容精要、制作精美、具有"萌"态气质,成为中国纪录片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典范。将古老与年轻、厚重与轻盈浑然相融,用"萌"态视听语言传递中华文物之美、文化之美、文明之美,为纪录片用影像语言传播中华文明提供有益...
关键词:《如果国宝会说话》 中华文明 微纪录片 
纪录片“回归”影院的动因与对策被引量:12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年第10期109-112,共4页武新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电视纪录片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研究"(项目编目:13BXW028)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进入院线放映的作品不断增多,《我在故宫修文物》《生门》《二十二》等成为电影院里的"闯入者"。纪录片"回归"影院是创作回暖、多维发展、时代需求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但目前电影纪录片仍然存在高质量作品偏少、...
关键词:纪录片 电影院 院线制 
近年来国产动漫电影的审美倾向及文化阐释被引量:5
《青年记者》2017年第17期75-76,共2页倪亚娜 冯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电视纪录片与国家形象塑造研究"(编号:13BXW028)资助完成
以万氏兄弟为代表的第一代动漫电影人贡献了一大批文化精品,一度确立了国产动漫在世界漫画领域的地位。之后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国产动漫的发展不算乐观。近年来,随着新兴一代动漫人的成长和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基于成人世界的国...
关键词:审美倾向 电影人 动漫 国产 文化阐释 成人世界 文化精品 社会变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