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GC03A121)

作品数:7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施云波郭建英项金娟胡竹平殷景华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天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科技信息》《仪器仪表学报》《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传感技术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有机半导体杂化H气敏半导体传感器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PANI修饰PdPc有机半导体膜制作及其气敏特性分析
《科技信息》2007年第2期56-57,共2页项金娟 殷景华 施云波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GC03A1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272002)
利用涂膜工艺在平面电极上制作了酞菁钯(PdPc)掺杂聚苯胺(PANI)薄膜元件,用静态配气法对0.01﹪浓度Cl2进行气敏特性测试。结果表明,掺杂比为5:1的复合膜具有很好的敏感性。SEM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脱附性能,并对其敏感机理进行了初步...
关键词:涂膜 PdPc 气敏特性 
基于激光微加工Al_2O_3微结构Cl_2传感器的制作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
《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第05B期2103-2106,共4页施云波 张洪泉 胡竹平 冯桥华 项金娟 郭建英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资助(GC03A1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272002);重大基础研究(973)前期研究专项(2003CCC01100)
以膜厚为250μm的Al2O3膜为微结构基板、95# Al2O3瓷板为微壳结构体,设计并采用激光微加工技术制作了具有Ф0.2mm微孔通道的微结构传感器.阐述了CuCl杂化修饰CuPc的工艺过程,并通过真空镀膜形成气敏膜.实现了主动吸气的检测模式,...
关键词:激光微加工 Al2O3微结构 微壳 Cl2传感器 
CuPc/H_2 PtCl_6有机半导体毒气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
《天津大学学报》2006年第B06期345-348,共4页施云波 季惠明 张洪泉 李月 郭建英 
中国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GC03A121);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272002).
针对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问题,采用有机合成工艺制备了CuPc有机半导体材料,并对其进行杂化处理和电极设计,形成了具有较佳性能的毒气传感器.以对甲基苯酚、4-硝基邻苯二晴为原材料,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在N\-2保护和碳酸钾的催化...
关键词:CuPc/H2 PtCl6 杂化 有机半导体 毒气传感器 
多孔电极平板结构的PdPc/H_2PtCl_6杂化有机半导体毒气传感器的研究被引量:3
《光学精密工程》2006年第5期840-846,共7页施云波 张洪泉 项金娟 冯侨华 胡竹平 郭建英 
中国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No.GC03A121);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60272002)
采用“摸扳法”以对甲基苯酚、4-硝基邻苯二晴为原材料,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在N2保护和碳酸钾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了酞菁分子碎片,通过质谱分析确定了相对分子质量为243(理论值为243.34),验证了工艺过程的正确性。以共溶技...
关键词:多孔电极 平板结构 有机半导体 杂化 毒气传感器 半导体传感器 
杂化CuPc有机半导体的气敏特性研究被引量:1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43-46,共4页李月 施云波 殷景华 杨培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272002);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GC03A121)
采用“模板法”,在N2气保护下,合成CuPc基体材料.通过共溶技术对其杂化,得到具有较理想电导率的气敏材料.应用微精细加工工艺制备具有平面叉指电极结构的气体传感器的基片,利用真空镀膜方法在平面叉指电极基片上形成敏感膜.通过扫描电...
关键词:杂化CuPc 又指电极 灵敏度 敏感膜 
基于PdPc-PANI杂化有机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研究
《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第z2期1592-1594,共3页施云波 张洪泉 项金娟 郭建英 
中国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GC03A121);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272002)
阐述了以对甲基苯酚、4-硝基邻苯二晴、H2PdCl6为原料,在N2保护和碳酸钾的催化作用下,采用“摸扳法”合成酞菁钯(PdPc);以苯胺为原料,在酸性条件和重铬酸钾的催化作用下,采用“共溶蒸馏法”合成导电型聚苯胺(PANI),再通过共溶技术将PdPc...
关键词:PdPc-PANI杂化 有机半导体 毒气传感器 
检测神经性毒剂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传感器技术》2005年第5期22-24,共3页施云波 彭忠明 张洪泉 董新平 郭建英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GC03A1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272002)
阐述了通过微结构设计实现电化学技术与生物酶技术的有机结合,制造出对神经性毒剂敏感的生物传感器,分析了传感器的工艺制造过程,解决了酶的选择、酶的提纯、酶的固定化、底液、电极制作等关键技术。讨论了传感器的性能特点,稳定工作时...
关键词:神经毒剂 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