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WW037)

作品数:11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彭青龙刘云溪罗昊徐阳子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外语研究》《学术界》《出版广角》《外语教学》更多>>
相关主题:澳大利亚文学文学研究文学彼得·凯里长篇小说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维度研究被引量:4
《出版广角》2020年第22期92-94,共3页刘云溪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研究”(16ZDA200);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澳大利亚现代文学批评史”(12BWW0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含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文学共同体是当代普遍且重要的存在形式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文章倡议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观照文学创作,阐述国际视域下文学共同体构建的迫切性,...
关键词: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文学 文学研究 
Empathetic Personification of William Thornhill in The Secret River
《学术界》2018年第10期225-236,共12页Ma Lu Peng Qinglong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Key Project--Oceania Literature Research in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16ZDA200);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Project-A Critical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Australian Literature(12BWW037).
Through a detailed text examination,this paper contends that albeit Kate Grenville'sThe Secret River is dedicated to interrogate white actions in the colonial past and expects to contribute to the process of reconcili...
关键词:Empathetic PERSONIFICATION The SECRET RIVER SYMPATHY KATE GRENVILLE colonization dispossession 
论《爱孩子的男人》中的意识形态批判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116-119,共4页刘云溪 彭青龙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6ZDA20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澳大利亚现代文学批评史"(项目编号:12BWW037)的阶段性成果
斯特德《爱孩子的男人》表面上讲述了主人公萨姆·波利特几经奋斗却梦想破灭的人生故事,实际上对当时西方世界的三大主流意识形态,即美国梦、殖民主义和法西斯,提出系统性的批判。作者将主人公日常生活和命运沉浮,与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
关键词:美国梦 殖民主义 法西斯 克里斯蒂娜·斯特德 《爱孩子的男人》 
战争与爱情的澳式书写——解读理查德·弗拉纳根长篇小说《曲径通北》被引量:1
《外语学刊》2017年第2期115-120,共6页徐阳子 彭青龙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研究"(16ZDA20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澳大利亚现代文学批评史"(12BWW037)的阶段性成果
《曲径通北》是一部有关澳大利亚二战记忆的小说,书中所述澳军战俘被日军奴役修建泰缅铁路的经历堪称澳大利亚历史中最残忍的章节之一。本文认为,理查德·弗拉纳根抓住澳大利亚民族记忆的核心,以战争与爱情为主题,深刻透析生命个体在生...
关键词:理查德·弗拉纳根 《曲径通北》 战争 爱情 人性 
向善的朝圣——《耶稣的童年》中西蒙的伦理困境与救赎被引量:2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53-58,共6页罗昊 彭青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研究"(16ZDA20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澳大利亚现代文学批评史"(12BWW037)
库切新作《耶稣的童年》不仅将其对主人公伦理困境的关注焦点由前期作品中的社会成因转向个人内在道德缺失,且在更深层次上突出了唯我主义的人类畸形伦理与向善的真实不断朝圣这一救赎方案。小说实际描写了西蒙的伦理成长过程,即由最初...
关键词:《耶稣的童年》 库切 伦理 唯我主义 爱欲 性欲 神秘因素 
超越二元、以人为本——解读彼得·凯里小说文本中的伦理思想被引量:4
《外语教学》2015年第4期77-80,85,共5页彭青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澳大利亚现代文学批评史"(批准号:12BWW037)的阶段性成果
澳大利亚著名作家彼得·凯里的两部伦理主题小说《幸福》和《偷窃一个爱情故事》颠覆了非此即彼、泾渭分明的传统道德思维模式,蕴含着超越二元、以人为本的伦理思想。面对着强大的社会制度,小说中的人物陷入了种种困境而难以自拔,迷失...
关键词:彼得·凯里 《幸福》 《偷窃一个爱情故事》 道德 伦理 
学术史视阈下澳大利亚文学翻译述评(1949-1978)被引量:3
《中国翻译》2014年第6期24-28,128,共5页彭青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60年"(批准号:09&ZD071)子项目"新中国澳大利亚文学研究6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澳大利亚现代文学批评史>(批准号:12BWW037)之阶段性成果之一
澳大利亚文学翻译是中国外国文学翻译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以学术史为视角,重点论述改革开放前30年澳大利亚文学翻译与研究成果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指出这一时期的澳大利亚文学研究基本上是译介性成果,具有数量较少...
关键词:澳大利亚 文学 翻译 
新世纪中国澳大利亚文学研究的趋向被引量:4
《当代外国文学》2014年第3期165-176,共12页彭青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澳大利亚现代文学批评史>(批准号:12BWW037)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澳大利亚文学研究在新世纪进入深化阶段后出现了两个明显的集中型趋向,一是运用多元文化理论对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澳大利亚文学作品,尤其是对小说文本进行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的阐释和评价,二是梳理和分析澳大利亚文学批评家的思想...
关键词:澳大利亚文学 多元文化理论 文学批评 
伊迪斯三部曲——弗兰克·穆尔豪斯“间断叙述”巅峰之作
《外国文学动态》2013年第4期44-46,共3页彭青龙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澳大利亚现代文学批评史>(项目编号:12BWW037)阶段性成果;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澳大利亚文学批评史>(项目编号:NCET-10-0884)阶段性成果
2011年,澳大利亚著名作家弗兰克·穆尔豪斯(Frank Moorhouse,1938-)的历史题材长篇小说《冷光》(Cold Light)出版,至此,与《盛大的日子》(Grand Days,1993)和《黑暗的宫殿》(Dark Palace,2000)构成的“伊迪斯三部曲”正...
关键词:弗兰克 三部曲 穆尔 叙述 澳大利亚 小说出版 著名作家 长篇小说 
澳大利亚现代文学与批评——与伊莉莎白·韦伯的访谈被引量:3
《当代外语研究》2013年第2期57-60,共4页彭青龙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澳大利亚现代文学批评史"(编号12BWW03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60年"(批准号09&ZD071)子项目"新中国澳大利亚文学研究60年"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澳大利亚批评史"(编号NCET-10-0884)
伊丽莎白·韦伯(Elizabeth Webby,1942~),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悉尼大学澳大利亚文学首席教授,担任《南风》(Southerly)杂志主编12年。因在澳大利亚文学等人文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她被授予"澳大利亚勋章"和"世纪勋章",是国际知名的...
关键词:澳大利亚文学 现代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家 韦伯 伊莉莎 华东师范大学 悉尼大学 后现代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