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WW005)

作品数:9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伟昉张杰上官燕王彦军任洪玲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天津理工大学三峡大学燕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艺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德语人文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跨学科研究实证比较文学东方文学本雅明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托马斯·曼的精神故乡:吕贝克
《德语人文研究》2017年第1期56-63,共8页张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世纪中期以来的西方城市文学研究"(12BWW005)
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以其故乡、德国北方古城吕贝克为背景,描绘了19世纪有教养的德国市民家庭的几代兴衰史。与充满波西米亚艺术气息的南方城市慕尼黑相比,吕贝克象征着传统、静态、等级、勤奋、尊严与道德,文章由此展开对...
关键词:布登勃洛克 吕贝克 慕尼黑 市民阶级 
雨果莎评及其特色论——以《莎士比亚传》为中心被引量:1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38-45,共8页李伟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比较文学实证与审美批评关系研究"(11YJA751040)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比较文学实证与审美批评关系研究"(12BWW005)阶段性成果;河南省"经典阐释与文学文化比较研究"创新团队(2015-CXTD-02)阶段性成果;河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团队;"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相关研究阶段性成果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研究专著《莎士比亚传》在西方莎评史上别具一格,意义非凡。他不孤立、封闭地研究莎士比亚,而是立足于比较意识与整体思维,有意识地把莎士比亚置于宏阔的文学史上已有的大家系列中加以相互观照,观照中既强调共性,又...
关键词:雨果莎评 《莎士比亚传》 比较意识 整体思维 研究方法 
论朗松对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奠基性贡献——以《文学史方法》为中心被引量:4
《外国文学研究》2016年第2期112-120,共9页李伟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比较文学实证与审美批评关系研究"【项目批号:11YJA75104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比较文学实证与审美批评关系研究"【项目批号:12BWW005】;河南省"经典阐释与文学文化比较研究"创新团队【项目批号:2015-CXTD-02】的阶段性成果
朗松对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方法做出了建设性的学术勾画,隐含了后来被梵·第根总结出来的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研究的基本因素。他主张以历史方法研究文学史,历史地处理文学作品的来源和影响问题,具有明显的实证主义特征。...
关键词:朗松 文学史方法 影响研究 
吉哈特·霍普特曼的柏林戏剧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16年第4期95-103,共9页张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世纪中期以来的西方城市文学研究"(批准号:12BWW005)成果
在易卜生问题剧的影响下,以吉哈特·霍普特曼等为代表的剧作家在柏林成长起来。霍普特曼的《日出之前》、《织工们》等戏剧作品坚持书写底层民众,同时运用生理遗传学观点分析人物的命运,这种自然主义的戏剧文学倾向打破德国戏剧舞台上...
关键词:戏剧作品 特曼 柏林 哈特 德国文学 文学倾向 自然主义 19世纪末 
关于东方文学比较研究的思考被引量:4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1-5,共5页李伟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比较文学实证与审美批评关系研究"(11YJA751040)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比较文学实证与审美批评关系研究"(12BWW005)阶段性成果;河南省"经典阐释与文学文化比较研究"创新团队(2015-CXTD-02)阶段性成果;河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团队阶段性成果
东方文学研究相对于西方文学研究而言,一直显得较为滞后和冷落。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摆脱重西方轻东方的"西方中心"观念,重拾东方文化自信,强化文化认同感,积极规划,全盘考虑。既要全方位梳理东方各国文学内部的纵向继承性发展,又要梳...
关键词:东方文学 异质性 综合性 比较研究 
德勒兹文化视域中弱势概念的诗学解读被引量:2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30-135,共6页王彦军 任洪玲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SQ13500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WW005)
"弱势"是德勒兹思想的重要概念,与其"生成"概念密切相关。通过对强势与弱势的辨识与分析,德勒兹清晰地揭示出弱势概念的本质内涵,这构成其弱势概念研究的基础。弱势概念是德勒兹进行文学、语言和电影研究的主要切入视角,通过对弱势文学...
关键词:德勒兹 强势 弱势 生成 
宝云尼枢纽站
《外国文学》2013年第5期140-146,160,共7页张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世纪中期以来的西方城市文学研究"(12BWW005)
在军事、政治、经济等利益的推动下,英国殖民者在印度修建了庞大的铁路系统,这是大不列颠物质文明与帝国权力的充分体现。印度人接受了这种技术,认为铁路或可使广袤的、分裂的印度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不过在铁路系统中,由殖民者男性与...
关键词:铁路 印度 殖民 英印人 
论跨学科研究与影响研究的关系——从美国比较文学定义谈起被引量:5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3年第2期57-62,共6页李伟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比较文学实证与审美批评关系研究"(编号11YJA75104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比较文学实证与审美批评关系研究"(编号12BWW005)的阶段性成果
跨学科研究由比较文学美国学派提出,并成为美国学派与法国学派之间阵线分明的根本分歧。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比较文学美国学派的认识并不全面,对一个方面的强调无形之中遮蔽了另一个事实的存在,即跨学科研究与影响研究之间并非泾渭分明...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 影响研究 关系 实证 
巴黎城里的游荡者和游荡者眼中的巴黎城被引量:3
《外国文学》2013年第1期118-128,159-160,共11页上官燕 
国家社科项目"19世纪中期以来的西方城市文学研究"(12BWW005)
本文以瓦尔特·本雅明有关城市的相关作品为基础,聚焦于19世纪巴黎城里的游荡者,考察了游荡者在以城市重建为标志的巴黎城现代化过程中产生、发展和消失的命运,同时阐述了在巴黎城现代化的各个阶段,游荡者与其中出现的重要主题之间的关...
关键词:瓦尔特·本雅明 巴黎城 城市重建 游荡者 现代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