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2000ZDXM770012)

作品数:15被引量:9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吴宏岐王荣何彤慧王社教严艳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暨南大学天水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南都学坛》《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水土保持通报》《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历史地理学古代都城自然要素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总论经济管理水利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聚落地名的盐池县人地关系状况研究被引量:15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第1期153-157,共5页王荣 吴宏岐 何彤慧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0ZDXM770012)
采用统计法、分类法对盐池县聚落地名要素进行处理,提取主要地名类型,分析各地名类型所反映的人地关系。盐池县自然类聚落地名反映了聚落的选址与地形、水文密切相关;人文聚落地名方面,移民、经济、军事、政治地名综合反映人们生产、生...
关键词:聚落地名 人地关系 盐池县 
盐池县聚落地名自然要素的空间特征研究被引量:20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11期152-158,共7页王荣 吴宏岐 何彤慧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0ZDXM770012)相关研究成果资助
宁夏盐池县自然地理环境独特,生态环境脆弱,这对聚落地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盐池县聚落地名的自然要素进行统计,可将之归纳为地貌、水文、动植物、土壤、气候等类型。自然要素的分布受自然地理实体的制约,也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盐池县 聚落地名 自然要素 空间特征 
关中地区小城镇的发展现状及其模式选择
《西北人文科学评论》2011年第1期266-273,共8页汪小宁 
笔者2001—2002年参与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1000年来黄土高原地区小城镇发展与环境影响因素研究”[编号:2000ZDXM770012]的部分研究内容
关中地区小城镇外延数量扩张的任务已经完成,而其经济实力、规模结构、职能结构、产业结构等质量指标与之相比相差悬殊。因此,关中地区小城镇应从内涵上提升小城镇的质量,走内涵发展之路。可针对不同特点的区域或镇域构建不同主导产业,...
关键词:关中地区 小城镇 模式选择 
宋金元时期陇西、青东黄土高原地区城镇的发展被引量:7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4期84-94,106,共12页雍际春 吴宏岐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1000年来黄土高原小城镇发展与环境影响因素研究"(编号2000ZDXM770012)阶段性成果。
宋金元时期是陇西、青东地区城镇发展的重要阶段。北宋为经略陇右而在陇西、青东地区大修堡寨,促使城镇数量激增,形成畸形发展之势;金元时期,城镇数量的显著下降是城镇建设回归常态的反映。这一时期城镇数量的剧烈变化主要存在于县以下...
关键词:陇西地区 青东地区 宋朝 金代 元朝 甘肃 行政建置 城池规模 城镇人口 城镇功能 
明清时期太原城市的发展被引量:5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27-31,共5页王社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0ZDXM770012)
明清时期太原城市区域政治中心的地位进一步突出,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另一方面,太原城市规模和城市经济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发展速度缓慢,而且波动很大,经济地位更趋下落。明清时期太原城市发展之...
关键词:明清时期 太原 城市经济 区域经济 地理区位 
中国古代都城空间形态要素分析——以唐宋都城为例被引量:5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23-27,共5页李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0ZDXM770012)
城市形态要素的研究是城市形态特征研究的基础。中国古代都城空间形态由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等要素构成,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结构关系。古代都城形态要素的空间功能和价值理念在于实现都城的政治核心功能,表达都城高度集权的...
关键词:都城 唐宋 中国古代 文化思想 演变 边界 政治经济 要素分析 高度集权 空间功能 
历史社会地理学的若干理论问题被引量:10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89-94,共6页吴宏岐 王洪瑞 
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社政[2000]9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0ZDXM770012)
历史社会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社会,包括各种社会集团的区域分布、形成过程、空间结构、行为特征、心理差别、社会问题及其时空演变系统。它的根本特性是区域性、时序性、综合性、社会性和阶...
关键词:历史社会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 社会地理学 
古都西安历史上的城市更新模式与新世纪城市更新战略被引量:11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4期25-37,共13页吴宏岐 严艳 
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 (人文社会科学 )基金项目(教社政〔2 0 0 0〕9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2 0 0 0 ZDXM770 0 12 )资助
本文在简要回顾古都西安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的基础上 ,研究分析了西安建城30 0 0多年来城市更新的主要模式 ,认为古都西安的城市过程中曾先后出现过旧城和新城脱开 (新旧分制 )类型、新城在旧城一侧或几侧发展类型、新城围绕旧城发展类...
关键词:西安市 古都保护 城市发展 城市更新模式 城市更新战略 
明清时期榆林城遭受流沙侵袭的历史记录及其原因的初步分析被引量: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4期52-56,共5页顾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2 0 0 0 ZDXM770 0 12 )资助
陕北的榆林城作为明朝北方的一座军事重镇 ,从正统二年 (14 37年 )建城到清末四百多年间内 ,就有城市遭受流沙侵袭的记载见于一些历史文献。清同治二年 (186 3年 )的流沙则完全埋没了榆林城的北城垣 ,给城市的防守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当...
关键词:明朝 清朝 榆林城 流沙 历史记录 军事城堡 
黄土高原原梁区商业集镇的发展及地域结构分析——以清代宜川县为例被引量:4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3期46-56,共11页张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第二批重大项目"近1000年来黄土高原地区小城镇发展与环境影响因素研究"阶段成果,项目批准号:2000ZDXM770012。
本文以清代宜川县商业集镇的发展进程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为例 ,探讨了陕北黄土原梁沟壑区部分典型县域的集镇发展及地域分布规律。且尝试将中心地理论运用到黄土高原区 ,初步得出结论 :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原梁沟壑区 ,一些典型县域 ,...
关键词:黄土高原 清代 宜川县 商业集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