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0JDXM038)

作品数:12被引量:10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玉鸿李德嘉胡杰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政法论坛》《南京大学法律评论》《法制与社会发展》《江海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法律实践法律适用法律缺陷个别化司法审判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的尊严与弱者权利保护被引量:10
《江海学刊》2014年第2期124-131,共8页胡玉鸿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大问题研究--以人为本与中国法制发展"(项目号:08&ZD001);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以及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公法的人学解构"(项目号:2010JDXM038)资助
人的尊严不仅是现代法律的伦理总纲,更是弱者权利保护的制度基础。人的尊严为弱者权利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前提,它通过人的平等、体面生活以及不受歧视,证成了弱者权利保护的必要;人的尊严是弱者权利的推演基础,正当生存权、人格尊严...
关键词:人的尊严 弱者权利 国际人权 
法治中国建设的三维解读被引量:3
《环球法律评论》2014年第1期16-19,共4页胡玉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大问题研究--以人为本与中国法制发展"(08&ZD001);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公法的人学解构"(2010JDXM038)的阶段性成果
一作为治国目标的法治中国建设 以法律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而言,法治国家是其高级阶段。法治与人治相对,它祛除了人为因素的不确定,试图以一套明确的规定来实现国家的治理。当中国共产党人承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
关键词:法治中国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解读 三维 中国共产党人 国家治理 主观能动性 人为因素 
关于官方讣告、治丧公告的几个法理问题被引量:1
《法学》2013年第12期83-94,共12页胡玉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大问题研究--以人为本与中国法制发展"(08&ZD001);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公法的人学解构"(2010JDXM038)的阶段性成果
官方讣告及治丧公告涉及公用资源的使用,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且与人们的权利义务相关,必须纳入法制化轨道予以规范。从法律性质上而言,官方讣告是近乎国家荣典意涵的褒扬决定,而治丧公告则是涉及权利义务的行政命令。官方讣告、治丧公告...
关键词:官方讣告 治丧公告 法律问题 法律规制 
试论司法权威的外在基础被引量:6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27-35,共9页胡玉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大问题研究--以人为本与中国法制发展"(项目号08&ZD001);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公法的人学解构"(项目号2010JDXM038)的阶段性成果
司法权威的确立,离不开相关条件的支撑。从外在基础而言,必需强调政治力量对司法机构的尊重,理顺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倡导社会民众对于司法的理性对待,同时当事人应当抱持对司法审判的高度信任。而目前我国司法权威的不足以及司法公...
关键词:司法权威 政治力量 法院关系 社会理性 法律信任 
社会本位法律观之批判被引量:14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12-20,共9页胡玉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08&ZD001)"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大问题研究--以人为本与中国法制发展";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10JDXM038)"公法的人学解构"
在法律的本位上历来有国家本位、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争,而自19世纪以来,社会本位法律观就成为主导性的法学思潮。社会本位法律观的主要缺陷是:在人的模式上,社会人的预设隐含着对个人及其权利、自由的漠视;在方法论上,将整体作为推演...
关键词:社会本位法律观 人的模式 方法论 法律实践 
学术自由的法学意蕴被引量:2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3年第1期14-26,共13页胡杰 
胡玉鸿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大问题研究——以人为本与中国法制发展”(项目编号:08&ZD001);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公法的人学解构”(项目编号:2010JDXM038)的阶段性成果
在权利意识日益高涨与学术成果愈加繁荣的时代,作为权利的学术自由内在地呼唤着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学术自由的权利性质源于人性的价值需求、自由的功能转换以及学术的制度吁求。对学术自由权的内涵界定应当充分考虑其与言论自由权之间...
关键词:学术自由 可行能力 国家保障 社会宽容 
论司法审判中法律适用的个别化被引量:27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第6期51-65,共15页胡玉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大问题研究--以人为本与中国法制发展"(08&ZD001);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公法的人学解构"(2010JDXM038)
法律适用的个别化,是指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就个案涉及的特定的人和事进行综合考察后,采取最适宜案件特殊情形的一种司法解决方法。个别化之所以正当,是因为法律的抽象性、普遍性决定了其实施上个别化的必然,同时,个案正义相较于整...
关键词:法律适用 个别化 法律缺陷 司法能动 
法律主体的基本形态被引量:11
《法治研究》2012年第10期10-16,共7页胡玉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大问题研究--以人为本与中国法制发展"(项目编号:08&ZD001);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公法的人学解构"(项目编号:2010JDXM038)的阶段性成果
法律主体包含权利主体、义务主体、责任主体三种形态。在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中,权利主体的权能并不一致;而就义务主体而言,既存在因法定义务而形成的主体样态,也包括因约定义务、道德义务而作为法律主体的情形。对于责任主体来说,"违法"...
关键词:法律主体 权利主体 义务主体 责任主体 
法律实践技艺的定位、标准与养成被引量:3
《法学》2012年第9期3-7,共5页胡玉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大问题研究--以人为本与中国法制发展”(08&ZD001);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公法的人学解构”(2010JDXM038)的阶段性成果
近来,国内学界围绕法律思维、法律方法与法律技术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其最终指向又不外乎法律实践的技艺问题。对于法律的实施而言,如何通过法律技术的运用,艺术化地解决纷争,是达至司法完美境界的现实需求。然而,法律技艺究竟...
关键词:法律实践 技艺 标准 法律技术 法律方法 司法功能 法律思维 现实需求 
王者不得制人之私--以唐代官法与民契的关系为背景被引量:6
《法学》2012年第8期87-95,共9页李德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大问题研究--以人为本与中国法制发展”(08&ZD001);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公法的人学解构”(2010JDXM038)的阶段性成果
敦煌唐代民间契约(简称民契)的数量非常可观,其中包括大量借贷契约。通过对它的考察,再联系唐代的官方法律(简称官法)发现:唐代的官法对民契既有所为,更有所不为,既有体系性的规范,更对民契的独立自治留下了空间;而民间则坚信:"官有政法...
关键词:官法 赦令 民契 乡法 约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