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社科联课题

作品数:567被引量:1341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高旭方大春唐建兵吴兴国朱兆华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主题:《淮南子》旅游大学生黄老道家政治生态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技术结构与经济发展:质量效应还是规模效应--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被引量:2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87-95,104,共10页赵斌斌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Q2021D78);安徽省社科联项目(2020CX071)。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利用2007-2020年地区专利数据和经济发展数据,分析了技术结构二重属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专业性和多样性对经济发展分别表现出“规模效应”和“质量效应”,并呈现出规模效应要通过质量效应提升经济效...
关键词:技术结构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质量效应 规模效应 
基于AHP的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绩效评价被引量:1
《黑龙江粮食》2023年第2期96-98,共3页刘财超 奚雷 孙宇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课题(编号:2022AH051611);安徽省社科联项目(编号:2019CX089);安徽科技学院博士稳定人才项目(编号:BSWD202101)。
在借鉴业内关于生鲜农产品电商及社区团购模式的研究基础上,针对生鲜农产品的特性、电商运营模式及物流配送流程,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物流配送绩效评价体系。根据最终权重排列,提出针对性改善物流配送绩效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 社区团购 绩效评价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的作用机理与异质性研究——基于安徽省的实证检验被引量:1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30-41,共12页郑美华 周梦晗 李鑫淼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安徽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的作用机理与异质性研究”(AHSKY2020D46);安徽省社科联项目“数字经济、产业链重构与居民消费升级研究”(2020CX068)。
数字普惠金融对提高居民收入、刺激城乡居民消费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安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的作用机理,运用2011—2020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安徽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
关键词:安徽省 数字普惠金融 居民消费 异质性 
安徽省茶叶霜冻害气象指数保险费率厘定研究——以黄山、六安为例被引量:2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123-130,共8页刘雪寒 陈敏 李露露 李坦 
安徽省社科联项目(促进提升新安江生态补偿4.0模式:2020cx089);安徽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大别山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S202010364219)。
气象指数保险是当前最有效的转移气象灾害风险的金融工具,厘定合理的保险费率是设计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的核心工作。研究根据安徽省黄山市和六安市历年气象数据、茶区产量数据及年单产量数据,利用差分预测、logit回归模型及正交多项式等...
关键词:保险费率 安徽茶叶 霜冻害 气象指数保险 
耕地保护内卷化的形成原因与优化机制被引量:1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51-57,共7页沈菊生 袁海枫 
安徽省社科联项目“大都市城郊结(接)合部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研究”(2020CX032);安徽建筑大学引进人才及博士启动基金项目“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城市病协同治理研究”(2019QDR09);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大都市城乡结(接)合部社会治理机制创新与空间模式建构研究”(AHSKY2021D71);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9A0653);安徽建筑大学(校级)精品线下开放课程项目(2020kj07)。
利益关系是耕地保护治理的核心问题。在耕地保护过程中,中央政府面临生态利益与政策惯性难以统一的内卷,地方政府面临政治利益与科层体系互为传导的内卷,农户面临生存利益与经济理性均衡决策的内卷,三方利益诉求非一致性引致的多重利益...
关键词:耕地保护 利益格局 内卷化 激励视角 
从“共饮一江水”到“共护一江水”——新安江生态补偿下农户就业与收入的变化被引量:38
《管理世界》2022年第11期102-120,共19页李坦 徐帆 祁云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873003);安徽省社科联项目(2020cx089)的资助。
促进全流域农村居民增收与就业是全面推广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前提。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新安江生态补偿政策对流域农村居民收入就业的影响和异质性。结果表明,试点政策使流域农户收入增加了2.8%,农村就业率增加了2.8%,非农就业与农...
关键词:生态补偿 农户收入 劳动力流动 时空异质性 双重差分模型 
实践、转向与模式: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被引量:7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37-44,共8页沈菊生 汪磊 
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9A0653);安徽省社科联项目-攻关研究项目(2020CX032);安徽建筑大学引进人才及博士启动基金项目(2019QDR09);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一般项目(AHSKY2021D71)。
从乡村振兴视角构建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近年发生在合肥市黄麓镇的土地整治模式进行验证,得出研究区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和文明有效三项指标优秀,生态宜居指标良好,表明该地区土地整治效果明显。对黄麓镇田野调查,结合文献爬梳,...
关键词:乡村振兴 土地整治 主导提升 
退耕农户林业可持续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异质性分析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80-85,共6页惠宝航 靳财 李坦 
安徽省社科联项目(2020cx089)资助;安徽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S202010364219)资助。
林业的可持续经营是退耕还林工程实现生态保护与农户增收的现实基础。基于赣川陕3省共976份退耕农户调研数据,将经营模式按经营主体的不同分为3种模式,运用多项Logit模型探究退耕还林工程背景下农户选择林业经营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
关键词:退耕还林 林业 农户 经营 多项Logit模型 
文化记忆视角下名儒家训的可译性嬗变与语内翻译传承探索
《池州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46-49,共4页张瑞娥 
安徽省社科联课题(LZ201926);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SK2019ZD54)。
提出记忆场域的概念,重视语内翻译在文化记忆传承中的作用,认为语内翻译与文化记忆之间存在着悖论式的密切关联,一方面,后者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前者,另一方面,后者的场域又直接影响前者的可译性限度。对名儒家训这一珍贵文化记忆...
关键词:名儒家训 文化记忆 记忆场域 可译性 语内翻译 传承 
高校一体推进“三不腐”机制建设路径探析被引量:1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1-5,共5页罗珊红 罗先奎 
安徽省教育厅2021年人文社科重大课题“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研究”(项目号:SK2021ZD0104);安徽省社科联2021年项目“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号:2021CX541)。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下简称“三不腐”)机制建设是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举措。深化高校全面从严治党,要充分认识“三不腐”机制的内在逻辑关系、重要意义和高校“三不腐”机制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
关键词:高校 从严治党 一体推进 三不腐 机制建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