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CFX012)

作品数:6被引量:4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沛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法学》《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法学》更多>>
相关主题:铭文辨正法度刑罚古义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刑”字古义辨正被引量:15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2-20,共9页王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早期中国的法秩序:以金文资料为主的研究"(项目编号:09CFX012)
"刑"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文,写作"井",用为人名或方国名。至西周早期,该字出现了动词"效法"的义项,仍写作"井"。西周中期后,该字出现了"丼"的新写法,同时增添了名词"法度"的新义项。不过"法度"之义项依旧写作"井"。东周时代,特别是战国时...
关键词: 法度 刑罚 上古 
西周的“井”与“誓”——以兮甲盘和鸟形盉铭文为主的研究被引量:10
《当代法学》2012年第5期155-160,共6页王沛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早期中国的法制序--以金文资料为主的研究>(09CFX012)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井和誓同为西周审判之依据。从兮甲盘和鸟形盉铭文中可发现,西周时期对当事人加以制裁时,或循先例,是为井;或依约定,是为誓。井在东周后亦写"型"。在涉及井和誓的案件中,准确核实过去的文书档案为相当重要的步骤。所"井"者通常由裁判者...
关键词:兮甲盘 鸟形盉 井誓 
刑鼎源于何时——由枣阳出土曾伯陭钺铭文说起被引量:10
《法学》2012年第10期109-115,共7页王沛 
笔者承担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早期中国的法秩序:以金文资料为主的研究"(项目编号:09CFX012)之阶段性成果
2005年公布的曾伯陭钺属于古书中所说的"刑器"。其铭文表明,该钺是配合刑鼎使用的刑器,由此可知刑鼎至少在西周已经存在,远早于春秋末的范宣子铸刑书。上古铸刑书不一定必在鼎上,与鼎类似的其他礼器,都有镌刻刑书的可能,其性质和刑鼎是...
关键词:曾伯陭钺 刑鼎 刑器 先秦 
《论语》法观念的再认识:结合出土文献的考察被引量:10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98-106,共9页王沛 
国家哲学社会基金项目"早期中国的法秩序:以金文资料为基础的研究"(项目号09CFX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担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随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国学习西方法治的探索迈出了重要一步。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在法治道路上摸索前进,在这一进程中,法律传承已...
关键词:出土文献 《论语》 法观念 再认 古代文献 法律思想 早期儒家 新材料 
裘卫器铭中的公社与礼制——西周时期法律关系设立的再思考被引量:8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48-54,共7页王沛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早期中国的法秩序:以金文资料为基础的研究"(项目号:09CFX012)
西周时期礼制的法律功能,乃是从礼仪程序中体现出来的。从九年卫鼎铭文中可以发现,西周时期法律关系的设立和礼仪程序密切相关。裘卫器铭(九年卫鼎)中"公社"成员的出现,是社会发生变化后,礼制试图扩张自己的领地,继续充当法律角色的表...
关键词:九年卫鼎 公社 礼制 法律关系 
古文献与古代法律二题被引量:1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124-128,共5页王沛 
2009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早期中国的法秩序--以金文资料为主的研究"(项目号09CFX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二十世纪初叶,王国维先生提出"二重证据法",以地下之新材料,论证古籍中的历史,成为史学发展之里程碑。近年来新出文献大量涌现,法史资料在其中占据相当的比重。诸如青铜铭文、秦汉简牍、大漠残卷、乃至于宫廷档案等,无不扩展学界视野、...
关键词:古代法律 古文献 《吕刑》 今文《尚书》 先秦古籍 版本流传 制作背景 新资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