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

作品数:15被引量:5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邢立达李法军邓涛赖旭龙盛桂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阿尔伯塔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人类学学报》《科学通报》《解剖学报》《文物春秋》更多>>
相关主题:兽脚类鲤鱼恐龙足迹早白垩世头骨化石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鲤鱼墩新石器时代居民头骨的形态学分析被引量:8
《人类学学报》2013年第3期302-318,共17页李法军 王明辉 冯孟钦 陈诚 朱泓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30102/23000-7121033);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2011LESV013/23000-4299001);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23000-3161107);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23000-41290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AD82)
本文对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鲤鱼墩新石器时代遗址所出土的5例人类头骨进行了形态学分析。这些个体在种族特征方面较为一致,应属于蒙古大人种的范畴,可被视为"古华南类型"群体,较接近于现代的南亚类型。岭南地区6组史前时期人群的聚类分析...
关键词:湛江 鲤鱼墩 新石器时代 头骨 形态学 
第四纪中华乳齿象属(Sinomastodon,Gomphotheriidae)头骨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被引量:2
《科学通报》2013年第10期931-939,共9页王元 金昌柱 邓成龙 魏光飚 严亚玲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59);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2013;41202017;J0930007);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220519;1212011120118);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2011LESV007)资助
本文记述了产自安徽繁昌人字洞遗址早更新世早期的江南中华乳齿象(新种)Sinomastodon jiangnanensis sp.nov..中华乳齿象属是迄今旧大陆发现的唯一短颌嵌齿象,化石主要产于我国,时代从早上新世至更新世.以前发现于我国更新统的材料只是...
关键词:嵌齿象科 中华乳齿象属 安徽人字洞 早更新世早期 
鲤鱼墩遗址出土人牙的牙齿磨耗和龋齿被引量:9
《人类学学报》2013年第1期45-51,共7页陈伟驹 李法军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30102/23000-7121033);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2011LESV013/23000-4299001);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23000-3161107)
距今约6000年以前,华南先民以渔猎采集经济为主,并辅之以块茎植物种植的观点已为学界所共识。这种类型的生业方式与长江中下游、华北及其以北地区有着较大的区别。这不仅反映在遗址出土的动植物遗存和生产工具的不同,也体现在出土人骨...
关键词:鲤鱼墩 牙齿 牙齿磨耗 龋齿 饮食结构 经济方式 
辽宁海城小孤山披毛犀化石的古DNA分析被引量:1
《地质科技情报》2012年第2期40-44,共5页双小燕 袁俊霞 侯新东 盛桂莲 伊剑 赖旭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006;40902008);中国国家外事专家局"111"项目(B08030);973项目(2011CB808800);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2010LESV009)
从采自辽宁省海城县小孤山晚更新世披毛犀化石样品中成功地获得了1 080bp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调用Genbank中已发表的披毛犀序列及5种现生犀牛的同源序列,以马作为外类群,采用邻接法(NJ法)和最大似然法(ME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均显示披...
关键词:披毛犀 古DNA 系统发育分析 晚更新世 基因分异度 
记河北赤城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土城子组窄足龙-巨齿龙(兽脚类恐龙)足迹组合及其古生态学意义(英文)被引量:19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1年第4期423-434,共12页邢立达 Jerald D.HARRIS Gerard D.GIERLINSKI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
记述了河北省赤城县落凤沟化石点163个窄足龙足迹(Therangospodus isp.)。当该地区洪水泛滥时,同样的造迹者留下了5个游泳迹。一个异常大的足迹和一道疑似尾迹被归入巨齿龙足迹(Megalosauripus isp.)。土城子组7个主要足迹化石点表明,...
关键词:河北赤城 侏罗-白垩纪界线 土城子组 窄足龙足迹 巨齿龙足迹 兽脚类游泳迹 
陕西商洛地区下白垩统大型兽脚类恐龙足迹被引量:6
《地质通报》2011年第11期1697-1700,共4页胡松梅 邢立达 王昌富 杨苗苗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编号:2011LESV008)
记叙了中国陕西省商洛市邵涧村下白垩统东河群2个大型兽脚类恐龙足迹,并将其归于Megalosauripus isp.。东河群的时代与热河生物群同期,邵涧Megalosauripus isp.可能可与热河生物群的大型兽脚类恐龙之足部形态做简单对比。此外,邵涧Megal...
关键词:商洛地区 早白垩世 东河群 兽脚类足迹 Megalosauripus isp. 
重庆市綦江县莲花保寨:中国古人与恐龙足迹共存的直接证据被引量:1
《地质通报》2011年第10期1530-1537,共8页邢立达 阿德里安娜 梅尔 陈郁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新疆乌尔禾古鸟-恐龙足迹群的形态学与对比研究>(编号:2011LESV008);重庆市綦江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恐龙足迹研究专项
重庆市綦江县老瀛山莲花保寨除了大量多样化的恐龙足迹之外,还保存了完好的要塞结构及历代题刻。从古迹可知,莲花保寨最早可追溯到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很可能是当地人躲避蒙元军队对尚属南宋统治下的蜀地的进攻之用。此后,清朝又在此...
关键词:重庆市綦江县莲花保寨 夹关组 早白垩世 鸭嘴龙类足迹 
青铜铁器时代新疆、内蒙古人群下颌磨牙的磨耗被引量:2
《解剖学报》2011年第4期558-561,共4页李海军 戴成萍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基金资助项目(XDA05130102);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011LESV010);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资助项目(2009DFB20580);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计划资助项目(1112KYQN12)
目的探讨青铜铁器时代新疆、内蒙古地区人群下颌骨第一磨牙(M1)的磨耗特点。方法根据磨耗程度进行分级,将新疆(77例)、内蒙古(123例)地区的牙齿磨耗进行比较,并同时对比近代人群(云南、华北共134例),用SPSS13.0软件对磨耗级别分数进行...
关键词:新疆 内蒙古 下颌磨牙 磨耗 体质人类学  
有关古人骨年龄鉴定的问题——以天津蓟县明清时期敦典夫妇合葬墓和桃花园墓地为例被引量:3
《文物春秋》2011年第3期24-27,42,共5页李法军 盛立双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2011LESV013);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课题号1009052-23000-3161107);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课题号11400-3274800)
对于体质人类学和考古学来说,"提高人骨年龄鉴定的准确度"是一个重要的且急需多学科共同探讨的课题。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学术界常用的两种年龄判定方法,结合天津蓟县明清时期人骨的年龄鉴定工作,提出仅仅用牙齿磨耗来鉴定年龄是存在一...
关键词:古人骨 年龄鉴定 蓟县 桃花园墓地 
记临夏盆地维氏大唇犀—牙齿异常个体(英文)被引量:1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1年第2期223-228,共6页陈少坤 邓涛 何文 陈善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730210,J093000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Q09,-120);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编号:2010LESV010)资助
临夏盆地已知的大唇犀(Chilotherium属)共有3种,C.primigenius,C.anderssoni和C.wimani。其中,C.wimani是临夏盆地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中的优势种类,在临夏盆地的柳树组中部和上部的各个化石地点均有出土,时代为晚中新世中期。该种下...
关键词:甘肃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 大唇犀 牙齿畸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