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751059)

作品数:8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牛贵琥王海妮郭磊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晋阳学刊》《文献》《晋中学院学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元好问辨析科举蒙元时期太宗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论答禄与权《杂诗》及皈依汉文明的原因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113-119,共7页牛贵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金元文人雅集研究"(11YJA751059)。
答禄与权采用"杂诗"这一体裁,是为了便于表现这一时期复杂的心境。其内容、写作手法、艺术风格和汉魏六朝古诗相一致,但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表现出温柔敦厚的特征。其出仕明朝以及一系列的表现都可于此得到印证。作为亡国的太阳汗的子孙...
关键词:答禄与权 《杂诗》 元代文学 乃蛮诗人 
元好问入完颜斜烈幕府论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5年第1期8-9,68,共3页王海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11YJA751059)
元好问在多首诗词中说到自己在完颜斜烈幕府一事,但没有说明具体时间和原因。通过对史料和元好问诗词的分析,考证出元好问是在正大三年四月入完颜斜烈幕府,同年秋季离开。而元好问入幕府的主要原因是被签入军,因他与斜烈之弟要好,得以...
关键词:元好问 幕府 时间 原因 
论倪瓒的“表逸气”“不求形似”及诗歌绘画的融合
《晋中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10-113,共4页牛贵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11YJA751059)成果
倪瓒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其"表逸气""不求形似"的观点,颠覆了传统的绘画理念,为绘画者和看画者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其意义在于将绘画由表物象转变为表我,带来绘画的目的和角色的改变;其理论体现的是画与诗的高度融合。
关键词:倪瓒 诗歌 文人画 逸趣 
金代玉华谷雅集《古仙人辞》集咏探析
《吕梁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6-8,31,共4页王海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751059)
兴定四年,元好问等人玉华谷雅集,对所发现的《古仙人辞》,雷渊认为时代是汉魏,作者是田畴,元好问等人予以默认。究其原因,一是东汉末年的社会动乱,与此时金朝的处境十分相似;二是田畴之人生价值与取向和金代文士相一致。
关键词:《古仙人辞》 元好问 玉华谷雅集 
元好问生父、叔父考被引量:1
《文献》2013年第5期17-19,共3页牛贵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11YJA751059)成果
《元好问全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卷三十七《南冠录引》说:“予以始生之七月,出继叔氏陇城府君。”于是元好问有两个父亲。对于这两个父亲,元好问都不敢称名,而是称生父为东岩君,叔父为陇城府君以区别。如《元好问全集》...
关键词:元好问 生父 叔父 古籍出版社 《中州集》 全集 父亲 称名 
元太宗丁酉、戊戌科举选试辨析被引量:2
《晋中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105-108,共4页郭磊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批号:11 YJA 751059)
蒙元灭金之后一直到元仁宗延祐二年,只有元太宗举行过一次科举考试,这次考试议自丁酉年,戊戌年举行,起因是丁酉选汰僧道,并且由于考试的不规范性,部分地区延续至己亥年。
关键词:蒙元时期 科举 戊戌 
金代文学与金代社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570-574,共5页牛贵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11YJA751059)
特殊的社会必然造就其文学的特殊性,在分析金代社会的基础上来理解金代各个时期的文学现象,旨在寻找出正确的研究方法。金之侵宋使金初"借才异代"人士的作品内容单调、意旨晦涩;金代文士政治地位低下,使其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面十分狭窄;...
关键词:金代文学 金代社会 区域文化 文学观念 文学现象 
论郑珍的诗学观及与元好问的比较
《晋阳学刊》2012年第3期18-21,共4页牛贵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1YJA751059)
郑珍的诗学观是崇古尊经、修身力行、苦学专精、自得性情。他的诗歌便是这一理论指导下的结果。郑珍的诗学观与元好问同中有异,这对于解读他们各自的作品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郑珍 元好问 诗学观 晚清诗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