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贵琥

作品数:38被引量:7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元好问金代文学元代文学金代诗歌理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民族文学研究》《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教育(管理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元好问“以诗为专门之学”:金代诗人身份独立的标志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2年第4期86-89,共4页牛贵琥 
元好问在论金代后期诗人时多次提到“以诗为专门之学”,是金代诗人身份独立的标志。既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更是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其观点可以概括为:情性是诗歌的本质,温柔敦厚是追求的目标,复古是理论的依据,追逐功夫是具体努...
关键词:元好问 诗歌理论 金代文学 诗人身份独立 
长善救失——姚奠中先生教学理念与实践
《大学书法》2020年第4期36-39,共4页牛贵琥 
姚奠中先生的教育思想,在其1939年安徽泗县北乡柏浦组织"菿汉国学讲习班"所手拟教条便有集中的体现。"以正己为本,以从义为怀,以博学为知,以勇决为行,以用世为归。""正己"包括师生双方,"从义"是端正思想,"博学"是学习境界,"勇决"是落实...
关键词:长善救失 学习境界 从义 言行一致 教学实践 理念与实践 
论答禄与权《杂诗》及皈依汉文明的原因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113-119,共7页牛贵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金元文人雅集研究"(11YJA751059)。
答禄与权采用"杂诗"这一体裁,是为了便于表现这一时期复杂的心境。其内容、写作手法、艺术风格和汉魏六朝古诗相一致,但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表现出温柔敦厚的特征。其出仕明朝以及一系列的表现都可于此得到印证。作为亡国的太阳汗的子孙...
关键词:答禄与权 《杂诗》 元代文学 乃蛮诗人 
从《诗经·唐风》看晋国文化特色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9-14,共6页牛贵琥 
晋国之所以能够强大的原因,可以围绕季札观周乐时对《诗经·唐风》的评价这个核心,从《唐风》中的"勤""正""忠""预""朴"五个基本特征进行考察。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勤"为富国之本源;"正"为走向成功的保证;"忠"为事业的纽带;"预"为成功...
关键词:《诗经》 《唐风》 晋国文化 
论玉山雅集与元后期文士群体的追求被引量:7
《江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8期87-94,255,共8页牛贵琥 顾文若 
元代后期的玉山雅集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现象。真率性是其主要特征,玉山雅集对文士的凝聚力使得文士们通过参与雅集活动实现了群体性的追求,这种追求以雅为核心,并在对文学艺术的探索和实践中,使作品呈现清逸、清幽、恬淡、...
关键词:雅集 玉山雅集 顾瑛 元代文学 
论元代后期隐逸现象之特殊性被引量:4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6-22,共7页牛贵琥 师莹 
弥漫元代后期整个朝野的隐逸风尚,不同于传统的避祸式的隐逸、节操式的隐逸、终南捷径式的隐逸,也不同于元初以民族气节为主旨的遗民式的隐逸。元代后期的隐逸消除了对抗性的因素,增强了普适性,最终落实到诗文艺术的追求上,在中国历史...
关键词:元代文学 隐逸 金代 元代后期 
论老子的思想结构
《晋中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16-23,共8页牛贵琥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其认识道的途径是:无——虚——静。无是其理论的本源,虚是体道时的精神状态,静是体道的必要前提。"常无""常有"则是其关键所在。将这个理论运用于治国之中,则根据无提出无为,根据虚、静提出去智、不争、柔弱胜...
关键词:老子  无为 
金元诗歌“温柔敦厚”的审美追求被引量:2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62-69,共8页牛贵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玉山雅集与文士独立品格之形式--金元文士雅集的典型解析"(编号:11yia751059)
"温柔敦厚"是金元文士诗歌创作的理论基础和审美追求。主要由情性说和尊古说组成。情性说为温柔敦厚的理论基础,尊古说为温柔敦厚追求的目标。这个理论是通过对经学有选择地吸收和演绎,完成了诗歌从政治的道德的标准到审美标准的转化而...
关键词:金元诗歌 诗歌理论 “温柔敦厚” 
论倪瓒的“表逸气”“不求形似”及诗歌绘画的融合
《晋中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10-113,共4页牛贵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11YJA751059)成果
倪瓒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其"表逸气""不求形似"的观点,颠覆了传统的绘画理念,为绘画者和看画者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其意义在于将绘画由表物象转变为表我,带来绘画的目的和角色的改变;其理论体现的是画与诗的高度融合。
关键词:倪瓒 诗歌 文人画 逸趣 
元代“自搬词传”表演艺术活动考论被引量:1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36-140,共5页牛贵琥 李雪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元明说唱词话研究"(13YJC751068)
元代官方用"自搬词传"一词来指代当时民间村社自发组织的"说唱词话"表演艺术活动,由于这种活动被元代统治者屡加严禁,所以相关记载仅见于元代禁令史料中,鲜有后世学者提及研究。文章抽绎史料并结合近年发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对"自...
关键词:元代自搬词传 说唱词话 戏曲表演 面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