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YY049)

作品数:36被引量:3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冬青曹炜袁艳杨梅巫洁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苏州科技学院苏州市职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湖南科技学院学报》《语文学刊》《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苏州教育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红楼梦》北京话历时嬗变句法功能副词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京话“凡”类副词的历时嬗变(1750-1950)
《语文学刊》2023年第1期39-47,共9页刘冬青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话虚词史”(08BYY049)研究成果之一。
北京话(1750-1950)“凡”类副词主要包括“凡”“大凡”“凡是”这三个总括副词。“凡”是“凡”类副词的根词,是“凡”类副词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大凡”“凡是”都由副词“凡”生发、演变而来。文章对1750-1950两百年间...
关键词:北京话  大凡 凡是 
北京话“忽”类时间副词的历时嬗变(1750-1950)
《现代语文》2022年第4期49-54,共6页刘冬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话虚词史”(08BYY049)。
北京话“忽”类时间副词主要包括“忽”“忽然”“忽的(地)”“忽而”等。“忽”是“忽”类时间副词的根词,是其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的主要承担者,“忽然”“忽的(地)”“忽而”都由副词“忽”生发、演变而来。在1750—1950两百年间,北...
关键词:北京话 “忽” “忽然” 历时嬗变 
从北京话AB式拟声词看现代汉语的两种构词原则被引量:1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38-41,共4页高永奇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YY049)
北京话中AB式拟声词遵循一种语音原则,即语音在后一音节上得到延展或突出。而汉语中"名+名"式合成词的语义原则是"语义值大→语义值小",当语义原则跟语音原则发生冲突时,这类合成词在语音上就会作出适当调整。汉语方言中的嵌-l-词,本质...
关键词:拟声词 语音原则 语义原则 分音词 
近代汉语程度副词研究述评被引量:2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42-44,55,共4页陆彦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YY049)
进入近代汉语时期以后,程度副词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上古、中古时期的程度副词逐渐衰落,甚至消失;许多新兴的程度副词逐渐被接受并广泛使用。因此,很多近代汉语时期产生的程度副词一直沿用至现代。
关键词:近代汉语 程度副词 述评 
北京话旁称代词的历时嬗变(1750—1950)(下)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26-30,共5页曹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YY049)
自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北京话旁称代词系统在句法、语义上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在三个时期的三部典型的北京话文献《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就旁称代词系统而言,历时嬗变的发...
关键词:北京话 旁称代词 句法 语义 演变 
北京话旁称代词的历时嬗变(1750—1950)(上)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33-38,共6页曹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YY049)
自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北京话旁称代词系统在句法、语义上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在三个时期的三部典型的北京话文献《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就旁称代词系统而言,历时嬗变的发...
关键词:北京话 旁称代词 句法 语义 演变 
汉语家具词造词理据探析——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的家具词为例被引量:5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8-12,共5页曹炜 王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YY049)
单音节家具类词汇的命名主要是着眼于家具的材质及其形状特点,多音节家具类词汇在命名时,材质仅作为很小的一部分因素,而更重视家具的功能、材质、摆放位置等,在命名时也多采取特征语素加类属语素的方式。这种命名规律体现了附注造词法...
关键词:汉语 家具词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造词理据 探析 
近代汉语虚词研究概论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27-31,共5页曹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话虚词史"(08BYY049)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语法学,那就是虚词学。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虚词研究就是语法研究的全部内容。近代汉语虚词研究是汉语虚词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汉语虚词研究中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关于近代汉语的虚词研究,早在元代就已开...
关键词:近代汉语 虚词 研究史 
北京话“特”类情状方式副词的历时嬗变被引量:1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37-141,151,共6页刘冬青 曹炜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北京话虚词史"(08BYY049)
北京话"特"类情状副词主要包括"特"、"特地"、"特特"、"特意"、"特为"等5个。"特"是"特"类副词中最常用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类副词,是其语法意义的主要承担者。从古至今,"特"的用法并非一成不变,发生了一些演变;在"特"的发展过程中,先后...
关键词:北京话 “特”类副词 历时嬗变 
《红楼梦》前80回结构助词“得(的)”字计量研究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65-69,共5页吕欣 刘冬青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BYY049)
《红楼梦》前80回中的结构助词"得(的)"用于引出情态、可能、程度及数量补语等,其句法格式在现代汉语中有一定的变化。用于情态补语前的"得1"由动态助词"得"虚化而来,用于可能补语前的"得2"的来源则颇有争议。"的"字功能的泛化,造成了...
关键词:《红楼梦》 结构助词“得(的)” 计量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