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60087)

作品数:12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吴迎君孙婧周才庶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电影新作》《文化与传播》《电影艺术》《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电影批评电影影戏大特写集评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默片”和“声片”孰高孰低?——略探早期中国电影的有声无声之争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44-148,共5页吴迎君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电影美学的本土建构"(11YJC760087)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业开始有声电影的创作和生产,电影声音问题引起广泛而持久的讨论,由于种种原因形成的中国无声电影较长时间存在,推动了有声无声问题讨论的多方位和多层面。基于电影工业生产和基于电影本体思考的声音问题探讨,都...
关键词:有声电影 无声电影 默片 声片 电影声音 
中国“影戏美学”视听形式的创制和埴固
《文化与传播》2015年第3期82-88,共7页吴迎君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电影美学的本土建构"(11YJC760087)之成果
中国早期电影在有声电影时期,继承无声电影时期的国族商业类型电影的美学资源,进一步确立"影戏美学"的视听语法。第一代中国电影导演张石川的古装歌曲片中,"影戏画"的"幻摄"手法更加微妙自然,"影戏咏"美学形式的确立影响深远。第二代中...
关键词:影戏美学 影戏画 影戏咏 张石川 费穆 
重勘《影戏学》的知识理路被引量:3
《电影艺术》2015年第3期154-158,共5页吴迎君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电影美学的本土建构"(11YJC760087)之成果
徐卓呆的《影戏学》主张的是"影戏观",而不是"非影戏观"。这一"影戏观"把"影戏"定位为独立于舞台戏剧的艺术,其精神内核是中国传统的"嬉性"观念,并体现在"嬉游"的艺术精神上。《影戏学》再三强调独立的"影戏本质",落实在"影戏化"创作环...
关键词:电影美学 舞台戏剧 徐卓 艺术精神 审美观照 艺术空间 舞台监督 舞台剧 真人表演 《电影艺术》 
李翰祥“黄梅调电影”的美学建构被引量:1
《创作与评论》2015年第12期80-86,共7页吴迎君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电影美学的本土建构"(项目编号:11YJC760087)的阶段性成果
1950年代至1970年代,香港电影在港英殖民政府"行政吸纳政治"的政治体制下,缔造电影工业上的"东方好莱坞",开辟出建构"文化中国"认同的多元化国族商业电影类型道路,继承和革新早期中国类型电影的"影戏美学"。一、彩色电影时期的...
关键词:李翰祥 邵氏兄弟 国族 影片公司 美学传统 费穆 胡金铨 张彻 殖民政府 影像空间 
侯曜“影戏见”的知识考掘——一种“大戏剧”意识和电影本体意识并立的电影观的揭橥被引量:5
《电影新作》2015年第1期80-84,95,共6页吴迎君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电影美学的本土建构"(11YJC760087)
结合《影戏剧本作法》的学缘文本考察侯曜的影戏观念,可发现知识背景上的三重戏剧观念:宇宙人生是戏剧、(综合性)艺术是戏剧、影戏是独一无二戏剧,此三重戏剧观念都在借用西方话语同时遮护中国古典话语,构设起一种中西互合的知识立场;...
关键词:侯曜 影戏 戏剧 电影本体 
“香港意识”之香港电影批评的承前启后——论《大特写》电影双周刊的电影批评被引量:3
《当代电影》2014年第6期94-96,97-101,共8页吴迎君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电影美学的本土建构"(11YJC760087)之成果
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大特写》电影双周刊,在电影本体意识和香港本土意识的双重觉醒下,发挥期刊批评的刊物优势,继往开来地开拓出香港本土化电影批评新格局,持续推出具有宏阔批评视域和专业批评深度的"深度影评"文章乃至影评专题,形成...
关键词:香港 电影批评 新浪潮 《大特写》 
“粤片集评”:香港电影批评的本土化先行者被引量:1
《电影艺术》2013年第6期60-64,共5页吴迎君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电影美学的本土建构"(11YJC760087)之成果
"粤片集评"是在中国意识前提下的香港本土电影批评探索的先驱,在香港"光复"时期响应"粤片清洁运动"而展开"清除毒素影片"集体批评,运用"步骤式"批评模式棒喝"毒片",清理进步倾向影片的"毒素"呈现出强烈的现实在场感和意识形态责任感,颇...
关键词:电影批评 香港 先行者 本土化 中国意识 集体批评 批评模式 意识形态 
香港“光复”时期的左派期刊电影批评开拓——论《电影论坛》的电影批评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36-145,共10页吴迎君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电影美学的本土建构"(11YJC760087)
《电影论坛》是香港"光复"时期重新起步的电影批评的最重要期刊阵地,建构出囊括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诸多国家的批评视野,并在南来文人"中原心态"和国族意识的观念下,着重对于中国、美国、苏联三国电影问题展开一系列批评,其...
关键词:电影论坛 香港 左派 电影批评 
“电光影里穿针眼 线脚重重挑难开”——香港电影批评的问题踪影被引量:2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3年第2期166-170,共5页吴迎君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电影美学的本土建构"(项目编号:11YJC760087)之阶段性成果
香港电影批评长期在中国电影批评研究中基本缺席。本文探讨香港电影批评的迷影批评者写作语境,耙梳其有别于内地电影批评的批评观念和批评情怀,厘清其强调主观性表述和三种空间视野的基本思路,并梳理香港电影批评的主要发展脉络:"光复"...
关键词:香港 电影批评 迷影 中国学生周报 大特写 
香港电影批评的问题考掘被引量:1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77-80,共4页吴迎君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电影美学的本土建构"(11YJC760087)之阶段性成果
本文勘察在国内研究中长期忽视的香港电影批评问题。业余写作方式主导香港电影批评的书写,其电影批评观念逸出学术规限,强调"迷影情结"的不可或缺,由此把电影批评视作迷影人主观观念表达,构筑视野开放和文字多元的电影批评概念。结合香...
关键词:香港 电影批评 迷影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