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4034)

作品数:21被引量:8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延祥王辉潜伟陈国科李建西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边疆考古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激光杂志》《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更多>>
相关主题:冶金考古遗址青铜炉渣出土铜器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电子电信轻工技术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碳环氧蒙皮铝蜂窝夹心结构缺陷红外热波成像检测研究被引量:1
《航天制造技术》2022年第3期6-11,共6页王飞 岳卓言 刘俊岩 徐丽霞 刘丽霞 王扬 陈明君 岳洪浩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BX2021092);黑龙江省博士后科学基金(LBH-Z20019);航空科学基金(2020Z0570770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1M690841);哈尔滨工业大学芜湖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产学研项目(HITCXYCMP2DDIRI2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4034)等
针对人造卫星碳环氧蒙皮铝蜂窝夹心结构承力筒典型缺陷对无损检测技术的迫切需求,提出采用正弦调制热流激励的红外锁相热波成像检测技术对该类型材料开展检测试验研究。建立了调制热流作用于材料的三维热波扩散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分...
关键词:红外锁相热波成像 热波扩散 脱粘缺陷 碳环氧蒙皮铝蜂窝夹心结构 无损检测 
皖南地区的早期矿冶遗址以及三种合金技术被引量:5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21年第2期114-122,共9页崔春鹏 李延祥 李辰元 谭宇辰 宫希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4034)。
对皖南地区的早期矿冶遗址进行综合考察研究,发现存在着配制锡青铜、砷青铜、锑青铜的3种合金技术。青铜冶炼流程为两步法,所用铜料、砷料、锑料应来自当地,锡料推测来自长江中游的赣北且主要以锡砂形式添加。研究还发现,以皖南为代表...
关键词:皖南 锡青铜 砷青铜 锑青铜 
安徽安庆地区早期采矿与冶金遗址考察研究被引量:5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21年第1期89-97,共9页崔春鹏 李延祥 李辰元 谭宇辰 宫希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4034)。
安庆地区早期矿冶遗址考察工作收获颇丰,新发现矿冶遗址20余处。科学分析显示,安庆地区早期合金体系有两种,分别为锡青铜和砷青铜,生产工序推测为先冶炼红铜,再添加锡料、砷料。铜、砷料推测来自当地,锡可能产自江西。安庆地区青铜冶金...
关键词:安庆地区 早期矿冶 遗址 考察 
青海都兰县塔温搭里哈遗址铜器的初步科学分析被引量:2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20年第4期102-108,共7页席光兰 李延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4034)。
青海都兰县塔温搭里哈遗址是一处重要的诺木洪文化遗址,属于甘青地区晚期青铜时代遗址。对遗址的37件铜器进行了SEM-EDS和金相检测分析。结果显示,铜器有红铜和铜锡合金两种材质,红铜残器有19件,铜锡合金残器有17件;铜器加工工艺有铸造...
关键词:诺木洪文化 塔温搭里哈遗址 铜器 冶金考古 
中国甘肃地区春秋战国时期镀锡青铜板带錾刻纹饰制作技术研究被引量:2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9年第4期65-74,共10页罗敏 李延祥 马清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174034)
在传统意义的"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中西方文明其实已经接触和交流,这从大量出土文物中得到了印证。中国西北地区是传统丝绸之路的早期孕育之地,因此,研究此地区出土文物以及他们所携带和涵盖的文化因素,对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促进文物...
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 镀锡青铜器 錾刻 砣轮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 
吉林大安后套木嘎遗址AⅣ区出土铜器的科学分析被引量:1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9年第7期91-96,共6页刘函 李延祥 王立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4034)
对吉林大安后套木嘎遗址AⅣ区出土的74件铜器进行了科学分析。通过金相组织观察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表明当时的工匠已能够根据所需器物类型进行加工方式的调整,但铜器整体制作水平一般。器物的合金配比稳定,部分器物的型式相同,合金成...
关键词:吉林大安 后套木嘎遗址 汉书二期文化 铜器 科学分析 
宁夏中卫照壁山炼铜遗址冶炼技术研究被引量:2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2期12-22,共11页李延祥 张天杰 陈建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原与北方地区早期冶金技术”(51174034)
宁夏中卫照壁山炼铜遗址位于中卫市镇罗镇最北部,是宁夏地区重要的青铜冶炼遗址,经文献和碳十四年代测年可推定其年代属西汉早期.文章对取自该炼铜遗址的炉渣、铜颗粒,以及在古铜矿采集的矿石样品进行分析得出:炉渣基本为铁硅系渣,内部...
关键词:冶金考古 照壁山遗址 冰铜 汉代 
不同波长激光清洗技术在考古金属器物清洗中的应用被引量:8
《激光杂志》2019年第4期149-153,共5页刘函 衣蕊 李延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174034)
传统的化学清洗法和超声波清洗方法不能对考古金属器物微米级污粒进行有效清洗,为了提高对考古金属器物细微污物的清洗能力,提出一种基于不同波长激光清洗技术的考古金属器物清洗技术。采用激光器发射单色性很强的激光波束进行考古金属...
关键词:激光清洗 考古金属器物 清洗 细微污物 结合力 
吉林白城双塔墓地出土铜器的铅同位素研究被引量:3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9年第3期76-80,共5页刘函 李延祥 王立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4034)
研究了吉林省白城市双塔墓地出土铜器的铅同位素组成,基本认定该墓地出土铜器可能有多个矿料来源,且发现一件器物中含有高放射成因铅。由于内蒙古井沟子西区墓地与双塔墓地的年代相近及人种相似,因而将二者铜器的铅同位素组成进行对比,...
关键词:冶金史 双塔墓地 井沟子西区墓地 青铜器 铅同位素 
敦煌西土沟遗址冶金遗物研究被引量:8
《敦煌研究》2018年第2期131-140,共10页李延祥 陈国科 潜伟 陈建立 王辉 
国家文物局项目"黑水河流域早期冶铜技术研究";国家文物局边疆考古项目"河西走廊早期冶金遗址调查与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原及北方地区早期冶金技术"(51174034);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资源;技术与生业研究"
对甘肃敦煌西土沟遗址7个地点的18个炉渣、9个矿石、27个金属颗粒共计54个样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测。认定大部分炉渣是氧化矿石直接冶炼红铜的,少量炉渣是冶炼含砷合金的;仅检测到含有少量硫化矿物的铜氧化矿石和绿松石;金属颗粒则具有...
关键词:西土沟遗址 炉渣 冶金考古 矿石 青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