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XJG-06-12-14)

作品数:7被引量:4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钟有添王立马廉兰王小丽黄爱民更多>>
相关机构:赣南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时珍国医国药》《微生物学通报》更多>>
相关主题: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抗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开放设计性实验在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被引量:5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711-712,共2页钟有添 王立 
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JXJG-06-12-14)
在我校本科预防医学专业二届学生中进行了病原生物学开放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初步探索。结果表明设计性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思维、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 设计性实验 实验教学 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 
改革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被引量:9
《微生物学通报》2009年第5期753-757,共5页钟有添 王立 王小丽 刘志春 谢水祥 马廉兰 
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No.JXJG-06-12-14)
根据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要求与培养目标,围绕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预防医学专业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中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考核方法进行了探索,构建了适合于预防医学专业的医学微生物...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模式 动手能力 
新生隐球菌荚膜形成条件的对比研究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336-337,共2页钟有添 王小丽 刘文君 谢琼君 马廉兰 
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项目编号:JXJG-06-12-14)
目的:探讨新生隐球菌荚膜体外形成条件,为实验教学提供一种简便、安全、成本低、效果好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试管培养法,用麦芽糖代替葡萄糖配制培养基并加入不同浓度的兔血清和(或)维生素B1,观察新生隐球菌在不同培养基上荚膜的形成...
关键词:新生隐球菌 荚膜 维生素B1 
病原生物学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被引量:8
《时珍国医国药》2008年第5期1090-1091,共2页钟有添 王立 黄爱民 胡雅琼 马廉兰 
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资助课题(No.JXJG-06-12-14)
根据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要求与培养目标,围绕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病原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中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考核方法进行了探索,构建了适合于预防医学专业病原生物学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 实验教学体系 创新能力 
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初探被引量:2
《时珍国医国药》2008年第4期866-867,共2页钟有添 曹镐禄 王立 黄爱民 马廉兰 
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资助课题(No.JXJG-06-12-14)
以本科预防医学专业55名学生为实施对象,进行了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初步探讨,通过学生自己选题、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实验、整理与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论文,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 设计性实验 创新能力 
玉米须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477-478,共2页钟有添 陈玉帅 毛晓洁 夏芳芳 王小丽 罗蕴娇 张睿哲 
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项目编号:JXJG-06-12-14)
目的:探讨玉米须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和试管连续稀释法测定玉米须对常见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1)玉米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皆有明显的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分别...
关键词:玉米须 抗菌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 
预防医学专业病原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1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669-670,共2页钟有添 黄爱民 曹镐禄 王立 胡雅琼 马廉兰 
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项目编号:JXJG-06-12-14)
根据预防医学专业教学要求与培养目标,围绕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病原学实验课程体系中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考核方法进行了探索,构建了适合于预防医学专业病原学实验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取...
关键词:预防医学专业 病原学实验 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