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ZW016)

作品数:8被引量:2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曹成竹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术研究》《思想战线》《文艺争鸣》《民族艺术》更多>>
相关主题:歌谣歌谣运动文化治理口头传承现代文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跨语境的“接合剂”:歌谣的文化政治审美功能探析被引量:1
《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第6期62-68,共7页曹成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早期中国歌谣运动的美学反思"(项目编号:12CZW016)阶段性成果
对歌谣"跨语境"功能的表现及实现方式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在具体的、历史的以及文艺"审美制度"变迁之语境中,思考一种特殊文化符号如何在社会文化转型中发挥其作用。可以说歌谣所带来的并不是文化的静态与区隔,而恰恰是文化的张力与接...
关键词:歌谣 跨语境 文化治理 
“天才的”还是“集体的”:关于歌谣归属的文艺论争被引量:4
《民族艺术》2016年第5期127-132,共6页曹成竹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早期中国歌谣运动的美学反思"(12CZW01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批评形态研究"(15ZDB023)阶段性成果;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资助项目"当代文艺美学话语资源及批评形态研究"(2016WLJH08)
这场发生在李长之与寿生、卓循之间的歌谣归属之争虽并不引人注意,但反映出的问题却是发人深思的。从20世纪早期的歌谣征集事业来看,李长之的歌谣观无疑带有反叛性,然而从中国文艺发展的长远历史来看,寿生、卓循的歌谣观则是对文艺秩序...
关键词:歌谣运动 李长之 天才作者 集体作者 
阐释的意义与价值——强制阐释论中的文学经验问题被引量:1
《学术研究》2016年第7期11-17,共7页曹成竹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早期中国歌谣运动的美学反思"(12CZW016);"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评析当代西方文论的发展及其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以文学经验为核心以及如何以文学经验为核心。保持文学经验的鲜活性,回归这一经验的文本基础及其生发与交流的历史语境,既是伽达默尔的体验观给予我们的启示,也可作为以20世纪60年代为转...
关键词:强制阐释论 伽达默尔 体验 文学经验 当代西方文论 
走向“文化批评”的美学——审美人类学的特征、问题与当代发展被引量:2
《思想战线》2016年第1期35-39,共5页曹成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批评形态研究"阶段性成果(15ZDB02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早期中国歌谣运动的美学反思"阶段性成果(12CZW016)
综合中国的现实经验和西方审美人类学的发展,我们应当认识到,当我们试图以"审美"为视角切入当代社会的文化问题时,需要用更加开放的态度扩展"人类学"的关注领域,使审美人类学走出学科地位边缘化和研究对象边缘化的局限,成为兼具实证基础...
关键词:审美人类学 文化批评 审美制度 
叙事辅助和语言游戏:歌谣在民间故事中的两种功能被引量:4
《民族艺术》2014年第4期94-98,共5页曹成竹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早期中国歌谣运动的美学反思"(12CZW016)阶段性成果
歌谣在民间故事中有着两种比较突出的功能,一是作为叙事的必要辅助,一是作为纯粹的语言游戏。前者以故事为核心,歌谣所起到的作用是修辞意义上的,是使得民间故事更加精彩和引人入胜的必要手段;后者以歌谣本身为核心,歌谣所起到的作用是...
关键词:歌谣 民间故事 辅助叙事 语言游戏 
从“歌谣运动”到“红色歌谣”:歌谣的现代文学之旅被引量:8
《文艺争鸣》2014年第6期87-92,共6页曹成竹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早期中国歌谣运动的美学反思"(12CZW016)的阶段性成果;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民歌的经典化建构研究"(2012177)的阶段性成果
一直以来,歌谣作为人民大众真实情感的表达媒介,一方面存在于人们的口头传承中,一方面又始终被来自外部的凝视所关照。儒家知识分子对《诗经》的解释和诗人仿民歌体的文学创作,代表了政治权力和文化精英对这种民间文学资源的规约及倚赖...
关键词:文学场 现代文学 文学资源 同位关系 文学创作 政治解读 口头传承 中国诗歌会 平民文学 刘半农 
民歌的文化治理性——兼谈西方博物馆理论的启示
《柳州师专学报》2014年第3期1-4,共4页曹成竹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早期中国歌谣运动的美学反思"(12CZW016)中期成果
民歌可以看作中国历史文化的活态博物馆。这所博物馆不仅有着记录、保存和展示的功能,而且为一种文化上的治理提供了空间,即作为社会各阶层相互制约、共同推动社会发展转型的张力场域。以福柯的治理性概念和西方现代博物馆理论为参照,...
关键词:民歌 博物馆 治理性 
从审美习俗到话语实践:中国民间歌谣中的身体意识被引量:2
《民族文学研究》2013年第4期24-31,共8页曹成竹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早期中国歌谣运动的美学反思"(项目编号:12CZW01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传统精英文化中相对缺席的"身体",始终是民间社会艺术表达的一个重要主题。歌谣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苦难、反抗的、世俗狂欢的民间,同时也是一个荒淫和缺乏规约的民间。只有充分发掘"身体"在民间审美习俗中的存在,我们关于中国社会身...
关键词:歌谣 身体意识 审美习俗 话语实践 文化构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