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40330)

作品数:6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天杰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哲学史》《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刘宗周学派分合晚明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陈确的程朱陆王之辩及其学术趋向论析
《朱子学刊》2015年第1期103-119,共17页张天杰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尊朱辟王——清初由王返朱思潮研究”(14BZX047);第54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清初‘由王返朱’思潮研究”(2013M540330)
明末清初的大多学者还继续停留在理学的阵营之中,不是从事王学就是转向朱学,而陈确(1604—1677,字乾初,浙江海宁人)则是其中较为独特的一位,他自幼就'不喜理学家言'。他的同门黄宗羲(1610—1695)称其为'理学中之别传'(1),还说:乾初读书...
关键词:浙江 阵营 理学 论析 同门 趋向 理学家 海宁 
刘宗周、陶奭龄与晚明浙中王学的分合——兼谈蕺山学派与姚江书院派之关系被引量:2
《中国哲学史》2014年第4期104-109,共6页张天杰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蕺山学派与明清学术转型"(13YJC720050);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清初‘由王返朱'思潮研究"(2013M54033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群经统类文献整理与宋明儒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刘宗周与陶奭龄同为晚明浙中王学的代表人物,二人共举"证人社",开启晚明最为重要的王学讲会。然二人对王学、禅学的不同态度导致了"证人社"的分化,刘宗周及其弟子形成了蕺山学派;陶奭龄的友人与弟子形成了姚江书院派。此后十多年间两派...
关键词:刘宗周 陶爽龄 浙中王学 蕺山学派 姚江书院派 
张履祥所受刘宗周思想影响及其师门补救之功被引量:1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9-25,共7页张天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蕺山学派与明清学术转型(13YJC720050);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清初"由王返朱"思潮研究(2013M540330)
清初理学家张履祥是晚明大儒刘宗周的重要弟子,但是张履祥后期由王学转向朱学,成了清初尊朱辟王的先驱。师事于刘宗周对张履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过二人的学术还是存在着重大的差异。这是因为不同的时世而选择了不同的道德践履理论,所...
关键词:张履祥 刘宗周 清初学术 由王返朱 
陈确《性解》对宋儒人性论的批判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24-30,共7页张天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蕺山学派与明清学术转型"(13YJC720050);第54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清初‘由王返朱’思潮研究"(2013M540330)的研究成果
晚明清初思想家陈确的《性解》系列论著对宋儒人性论的批判,与他的《大学辨》一样都是当时批判宋明理学的重要成果,反映了清初"形上玄远之学"正渐趋于没落。陈确反对捉摸本体,反对人性的天、人二分,认为其中有"禅障";他主张人欲与天理...
关键词:陈确 《性解》 宋儒 人性论 
高攀龙与刘宗周的交游以及思想异同论析被引量:1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年第2期47-52,共6页张天杰 
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2013M540330);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3YJC720050)
在晚明高攀龙与刘宗周并称大儒,二人之间有着十多年的交游。高攀龙也是刘宗周最为重要的友人,前者在人格与学术两方面深刻影响了后者。但是,二人的思想却是同中有异,其中主要关涉到朱王之辨与儒释之辨两大问题。具体讨论高、刘二人的交...
关键词:高攀龙 刘宗周 东林学派 蕺山学派 交游 思想异同 
陈确对刘宗周的孺慕及其对蕺山学的弘扬
《齐鲁学刊》2014年第1期21-26,共6页张天杰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蕺山学派与明清学术转型"(13YJC720050);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清初庙堂理学研究"(12XJC770001);博士后基金项目"清初‘由王返朱’思潮研究"(2013M540330)
陈确是刘宗周三大弟子之一,拜师蕺山是其人生的转折点,对老师的孺慕之情也比其他同门更为深厚,他在其师生前三往问学,死后三往祭奠。刘宗周也曾以"千秋大业"相期许,这种期许成为陈确撰写《大学辨》与《性解》完成对宋儒学术批判,以及倡...
关键词:陈确 刘宗周 蕺山学派 师承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