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KS076)

作品数:24被引量:9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吕晓菲畅引婷光梅红邸晓星许英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理论探索》《外国语言文学》《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中国翻译》更多>>
相关主题:妇女解放劳动光荣中译本妇女史妇女研究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Gender理论传播过程中的“变异”与“融合”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第11期158-159,共2页杨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妇女解放道路的中国特色研究"(项目编号:11BKS076);山西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知识分子政治参与调查研究"(项目编号:YS1508)的研究成果
Gender理论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妇女研究界广泛流传的一种理论。1995年北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后,这一理论作为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在中国广泛传播,并成为妇女研究中的重要理论范畴和分析框架,但其内涵也发生了一定...
关键词:妇女研究 西方女权主义 GENDER 传播过程 社会性别 实践指向 性别研究 妇女解放 性别文化 性别理论 
政治的即个人的——《1950年的中国妇女》评介被引量:2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108-112,共5页畅引婷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妇女解放路径的中国特色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BKS076
"个人的即政治的"是说一个人所做的一切,绝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某种"做的"行为不仅受他人和社会的制约,而且还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影响,尤其是那些具有明确社会改造意识的"个人"的言论和行动。这里所强...
关键词:妇女解放 路径 政治的 个人的 历史书写 
迟子健作品生态思想的跨文化传播——《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述评被引量:20
《中国翻译》2015年第4期83-87,共5页吕晓菲 戴桂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1BKS076)"妇女解放路径的中国特色研究"成果之一
迟子建的代表作《额尔古纳河右岸》被翻译介绍到英美国家后,引起了媒体和评论家的好评,这与译者徐穆实的翻译策略和出版社编辑的译本定位、宣传努力密不可分。本文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语境下,探讨译本对原作鄂温克特色文化的重构与再...
关键词:生态文学 中国文学走出去 意义重构 文学英译 
当代中国妇女与社会性别史研究述评被引量:2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04-110,共7页畅引婷 光梅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KS076)
妇女史研究在当代中国的兴起,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但将研究与学科建设结合在一起并自觉推动其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应该是世纪之交的2000年前后。一方面借助国外课题或项目基金,通过读书班和研讨会的形式介绍西方女权主义...
关键词:妇女史 社会性别史 当代中国 
湘·杜瓦——异族舞女的主体性建构被引量:1
《当代外语研究》2014年第9期63-68,78,共6页吕晓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妇女解放路径的中国特色研究"(编号11BKS07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缪斯"——湘·杜瓦在殖民主义话语体系下"失声",饱受审美中心主义者的认知暴力和霸权话语的操控,从而导致主体性的沦落。安吉拉·卡特的短篇小说《黑色维纳斯》挖掘了湘这一被迫沉默的边缘女性形象,并赋予她话语权,...
关键词:湘·杜瓦 审美中心主义 殖民主义话语 主体性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被引量:5
《外国语文》2014年第5期7-12,共6页吕晓菲 
国家社科基金"女性解放路径的中国特色研究"(11BKS076)阶段性成果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的自传体小说《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以20世纪40年代的加拿大西安大略小镇为背景,讲述了女主人公黛尔的成长经历。其中人与自然之间伦理关系的思考贯穿于整部小说之中,敬畏自然、关怀动物、在精神上...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 生态女性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加拿大文学 
妇女与国家的互动和同构——读《20世纪中国妇女运动史》中卷被引量:7
《妇女研究论丛》2014年第4期125-128,共4页畅引婷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妇女解放路径的中国特色研究"(项目编号:11BKS076)的研究成果
一口气读罢顾秀莲主编的《20世纪中国妇女运动史》中卷,[1]一种强烈的感受就是——妇女不能没有历史,历史也不能没有妇女;国家离不开妇女,妇女也离不开国家。妇女与历史、妇女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和同构,留给后人的不只是"妇女的",同时...
关键词:妇女运动史 20世纪 国家 中国 同构 女性学者 学术关怀 历史 
20世纪50年代“劳动光荣”话语的建构与中国妇女解放被引量:19
《妇女研究论丛》2014年第2期55-61,共7页光梅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妇女解放路径的中国特色研究"(项目编号:11BKS076);山西师范大学校级课题"集体化时期农村妇女问题研究"(项目编号:ys1010)的阶段性成果
"劳动光荣"话语的建构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妇女就业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都从属于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历史主题。在动员农村妇女参加劳动、确立农村妇女劳动者身份时,代表国家意志发声的知识精英、农民、学者等不同群体共同建构了...
关键词:劳动光荣 妇女解放 话语 
简·奥斯丁女性主义意识的遮蔽与重现——《爱玛》两个中译本比较研究被引量:3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42-146,共5页吕晓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KS076)
简·奥斯丁的经典名著《爱玛》包含了一定的女性主义意识,她对女性婚姻权利的主张和家庭现实主义表现了对19世纪英国年轻女性命运的关注。李文俊、蔡慧两位译者的合译本和祝庆英、祝文光的合译本在重现奥斯丁的女性主义思想方面表现出...
关键词:女性主义意识 姐妹情谊 家庭现实主义 重现 
Wide Sargasso Sea四个中译本比较研究被引量:1
《外语研究》2013年第5期87-91,共5页吕晓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妇女解放路径的中国特色研究"(编号:11BKS076)成果之一
琼·里斯的代表作Wide Sargasso Sea四个中译本折射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对同一作品的接受情况。王家湘的译本反映了80年代中期国内介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时仍然持有的政治化倾向,女主人公安托万内特的个人生存境遇被搁置;90年...
关键词:译本接受 比较研究 性别 殖民话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