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晓菲

作品数:18被引量:4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女性主义翻译英译本中译本重写黑人女性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外国语文》《当代外语研究》《时代文学(下半月)》《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科幻文学外译的性别考量——以《三体》第一、二部英译本为例被引量:4
《外国语言文学》2017年第4期235-243,共9页吕晓菲 
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课题"美国拉美裔女作家疾病叙事的后身份政治研究"(批准号:GD16CWW03)部分研究成果~~
《三体》第一部、第三部英译本中,译者刘宇昆、周华运用"劫持"策略重现原著女性形象,消除了歧视女性的因素,凸显了女性角色的积极影响,显示了男性译者的女性主义意识。他们采取的"劫持"翻译策略成功地再现了《三体》的女性主义意识,对...
关键词:《三体问题》 女性主义翻译 科幻小说 中国文学外译 
中国科幻文学外译的性别考量——以《三体》第一、二部英译本为例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16年第2期84-94,共11页吕晓菲 
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课题“美国拉美裔女性文学疾病叙事的后身份政治研究”部分研究成果
《三体》第一部、第二部英译本中,译者刘宇昆、周华运用'劫持'策略重现原著女性形象,消除了歧视女性的因素,凸显了女性角色的积极影响,显示了男性译者的女性主义意识。他们采取的'劫持'翻译策略成功地再现了《三体》的女性主义意识,对...
关键词:《三体》 女性主义翻译 科幻小说 中国文学外译 
迟子健作品生态思想的跨文化传播——《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述评被引量:20
《中国翻译》2015年第4期83-87,共5页吕晓菲 戴桂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1BKS076)"妇女解放路径的中国特色研究"成果之一
迟子建的代表作《额尔古纳河右岸》被翻译介绍到英美国家后,引起了媒体和评论家的好评,这与译者徐穆实的翻译策略和出版社编辑的译本定位、宣传努力密不可分。本文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语境下,探讨译本对原作鄂温克特色文化的重构与再...
关键词:生态文学 中国文学走出去 意义重构 文学英译 
湘·杜瓦——异族舞女的主体性建构被引量:1
《当代外语研究》2014年第9期63-68,78,共6页吕晓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妇女解放路径的中国特色研究"(编号11BKS07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缪斯"——湘·杜瓦在殖民主义话语体系下"失声",饱受审美中心主义者的认知暴力和霸权话语的操控,从而导致主体性的沦落。安吉拉·卡特的短篇小说《黑色维纳斯》挖掘了湘这一被迫沉默的边缘女性形象,并赋予她话语权,...
关键词:湘·杜瓦 审美中心主义 殖民主义话语 主体性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被引量:5
《外国语文》2014年第5期7-12,共6页吕晓菲 
国家社科基金"女性解放路径的中国特色研究"(11BKS076)阶段性成果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的自传体小说《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以20世纪40年代的加拿大西安大略小镇为背景,讲述了女主人公黛尔的成长经历。其中人与自然之间伦理关系的思考贯穿于整部小说之中,敬畏自然、关怀动物、在精神上...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 生态女性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加拿大文学 
基于生态观的对话式教学在文学教育中的运用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14年第5期41-42,共2页吕晓菲 
对话与和解是生态教学法的新观念。基于生态观的对话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参与讨论各类文学问题,和教师一起研读课堂上阅读的作品,得出作品本身及社会意义,使学生着重探讨文本的文化内涵,而非应试教育的所谓"必须掌握的知识"。
关键词:劝说教学法 对话教学法 文学教育 
简·奥斯丁女性主义意识的遮蔽与重现——《爱玛》两个中译本比较研究被引量:3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42-146,共5页吕晓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KS076)
简·奥斯丁的经典名著《爱玛》包含了一定的女性主义意识,她对女性婚姻权利的主张和家庭现实主义表现了对19世纪英国年轻女性命运的关注。李文俊、蔡慧两位译者的合译本和祝庆英、祝文光的合译本在重现奥斯丁的女性主义思想方面表现出...
关键词:女性主义意识 姐妹情谊 家庭现实主义 重现 
Wide Sargasso Sea四个中译本比较研究被引量:1
《外语研究》2013年第5期87-91,共5页吕晓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妇女解放路径的中国特色研究"(编号:11BKS076)成果之一
琼·里斯的代表作Wide Sargasso Sea四个中译本折射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对同一作品的接受情况。王家湘的译本反映了80年代中期国内介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时仍然持有的政治化倾向,女主人公安托万内特的个人生存境遇被搁置;90年...
关键词:译本接受 比较研究 性别 殖民话语 
试析《芒果街上的小屋》中的权力与身体关系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3年第8期36-38,41,共4页杨慧 吕晓菲 
全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元代上都扈从诗的数量统计与分析>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试图运用福柯的权利学说,探讨在权利机制下,《芒果街上的小屋》中的女性身体如何被干预、驯服,并把这种权利关系铭刻在自己身体上,自我监视、矫正和规范自己的身体,形成父权体制规训下的女性气质;女主人公埃斯佩朗莎是如何在权利话...
关键词:身体 女性气质 权利 规训 
从《夜莺与玫瑰》两个中译本透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被引量:5
《外国语言文学》2013年第2期107-112,144,共6页吕晓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1BKS076)的资助
本文选择了1923年《夜莺与玫瑰》的林徽因译本与2011年苏福忠的重译本进行比较,探讨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如何使翻译作品打上译入语文化的烙印,不同时代的译者面对不同的接受语境如何影响了译作中异质文化的输入形态,译者的主体性如何通过...
关键词:创造性叛逆 夜莺与玫瑰 译入语文化 接受语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