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

作品数:756被引量:1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话剧》
主办单位: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最新期次:2010年3期更多>>
发文主题:话剧戏剧艺术话剧艺术演员黄佐临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吴晓江杨剑龙雷国华柳珊黄式宪更多>>
发文机构:南京军区政治部《百位文艺家口述资料抢救整理与研究》课题组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灿若夏花:2010上海大学生戏剧夏令营《四川好人》导演后记
《话剧》2010年第3期53-54,共2页桂迎 
接《四川好人》这个任务的初衷是参加了几年的上海大学生话剧节观摩演出,让我非常感叹的是参与演出学生的热情和几乎完全没有的舞台意识成正比——一直非常遗憾:如果对于舞台演剧能够获得一点观念和技术上的点拨,那么上海高校校园戏...
关键词:《四川好人》 校园戏剧 大学生 上海 夏令营 后记 导演 舞台意识 
别样的感动——城市足迹馆演出导演王海鹰访谈
《话剧》2010年第3期55-56,共2页
他是《马路天使》中的结巴,《鹿鼎记》里的海公公,还有诸多被人或记住或忘记的龙套角色。一路走来,作为演员的王海鹰塑造众多形象。而如今他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世博园区城市足迹馆演出的导演。《话剧》杂志对话王海鹰,看青年导演...
关键词:青年导演 王海 演出 城市 《马路天使》 《鹿鼎记》 世博园 演员 
七年来,他要做一个百老汇——记“亿元话剧导演”何念
《话剧》2010年第3期57-58,共2页
8月24日,“粉墨佳年华·文广演艺之星”青年导演何念专场研讨会在锦江饭店召开,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何念与戏剧理论界的前辈们以及朋友们,一同回顾了他毕业7年来发生的一切。
关键词: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青年导演 百老汇 锦江饭店 理论界 
玩转舞台的青年导演——名家名人谈何念现象
《话剧》2010年第3期59-64,共6页
何念是我们文广演艺集团青年人才中的佼佼者,视野开阔,在大学毕业后短短7年时间里突破创新,创作13部戏,实现了1.65亿的票房,在话剧艺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关键词:青年导演 名人 名家 舞台 青年人才 突破创新 大学毕业 话剧艺术 
精彩世博 戏剧无限——2010上海国际当代戏剧季
《话剧》2010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王蓓尔 
“上海国际当代戏剧季”(简称ACT)原名为“亚洲当代戏剧季”,是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组织承办的一年一度的国际戏剧盛会。作为上海每年向国内外观众介绍世界当代优秀戏剧作品的重要阵地,也是国外艺术节了解亚洲当代戏剧作品的交流平...
关键词: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戏剧作品 当代 国际 交流平台 共同参与 戏剧团体 国内外 
精湛的表演 认真的探索——新版《雷雨》复苏了原作原本就有的现代主义因素被引量:1
《话剧》2010年第3期4-6,共3页曹树钧 
2010年9月24日,恰逢我国现当代首屈一指的剧作家曹禺百年诞辰。为纪念这位戏剧大师,日前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及上海戏剧学院演艺中心联合出品的话剧《雷雨》,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隆重献演。这是一台富于创意的崭新演出,它将...
关键词:《雷雨》 现代主义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原本 原作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上海戏剧学院 表演 
改变世界的力量——怀疑
《话剧》2010年第3期39-41,共3页Hadran 
真的很喜欢这部戏。《怀疑》,喜欢它的单纯和直接,清晰和坦诚。在今天能够看到这样关注人类信仰,并将怀疑作为主题又毫不脱离观众想象和生活的戏,委实难得。这部戏没有去刻意地讨好观众,更没有一丁点华而不实的表现,看完了让人感...
关键词:《怀疑》 力量 世界 华而不实 观众 
一九七七——《一九七七》北京演出专家座谈会
《话剧》2010年第3期7-11,共5页
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沉积,平淡了许多过往的记忆,再回首时,属于1977年的故事却仍旧让人刻骨铭心。因为它与知青为伴,点燃了绝望中的青春梦想,激荡起新时代的求知热浪,一个时代的苏醒,注定了它的不平凡和留下的无数感动……
关键词:《一九七七》 “北京演出专家座谈会” 话剧艺术 舞台艺术 
那一年,春潮涌动——看话剧《一九七七》有感
《话剧》2010年第3期12-13,共2页刘平 
1977年,在中国的大地上似乎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既没有发生像1976年粉碎“四人帮”那样的大事件,也没有发生像1978年三中全会给人们带来的那样大变革。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一年,却涌动着一股巨大的潮流,人心思变——就是...
关键词: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粉碎“四人帮” 三中全会 大变革 演出 导演 
话剧史诗《一九七七》
《话剧》2010年第3期14-15,共2页彭俐 
第一次在国家大剧院看话剧,就荣幸地欣赏到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出品的《一九七七》。导演王小鹰称其为一代人的青春祭,我则更愿意赞美它为话剧舞台上的史诗。史诗,必须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而1977年“高考”的历史意义非凡。富有历...
关键词: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史诗 重大历史事件 国家大剧院 话剧舞台 历史意义 叙述功能 王小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