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作品数:11395被引量:17812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主办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农业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作者:徐继开李建权张国民王志中权立枝更多>>
发文机构: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于萍 副教授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于萍(1984-),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英才副教授,清华大学访问学者,哲学博士、博士后。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天津市第二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人才;兼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天津市中国特色社...
关键词:清华大学访问学者 英才副教授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文化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1-8,共8页王富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伟大建党精神及其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关系研究”(21&ZD024)。
在文化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它是文化认同、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有机统一。然而,在当今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的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着文化多元性带来的价值冲突、西方文化渗透的冲击解构以及文...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以“新的文化生命体”超越“古今中西之争”--基于“第二个结合”的理论视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9-13,33,共6页高晟贺 
福建省社科基金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重大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与发展研究”(FJ2024Z013);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与蒲鲁东学术关系的文本阐释”(FJ2023C005)。
“古今中西之争”的实质是在历时性的世界历史逻辑和共时性的世界交往逻辑中确定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和发展路向,回答“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西方社会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普遍化和“普世价值”的全球化输出构建了单一的现代...
关键词:“新的文化生命体” “古今中西之争” 文化主体性 “第二个结合” 
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对传统天下观的现代转化及其经验启示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14-20,共7页冀育豪 白云翔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关系研究”(TJKSQN22-001)。
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它在吸收传统天下观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传统天下观的现代转化。这具体体现为:将天下大同的世界观转化为共建美好世界新愿景,将天下有道的治理观转化...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坚持胸怀天下 天下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文化主体性 “两个结合” 
新时代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基本依据、重要原则和实现路径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21-26,共6页王萌萌 张灿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研究”(L22CKSOO7)。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发展,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经验总结,是应对新形势新挑战的必然选择。新时代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领导权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文化建设 
文化主体性巩固的唯物史观底蕴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27-33,共7页秦梓涵 武永亮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研修基地(青海大学)2024年度项目;教育部第二批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以‘五个一’为载体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青海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22Y010)。
阐明文化主体性巩固的唯物史观底蕴,对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具有理论价值。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视角看,文化创造和发展必然基于一定生产方式,但文化发展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巩固文化主体性会对社会生产起到一定引导作用。从文...
关键词:文化主体性 唯物史观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的价值意蕴、内容呈现和方法路径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34-39,77,共7页牛宝琨 
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高度契合性研究”(23CKSJ08);山东大学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研究重大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研究”(23RWZX04);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科研创新重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2024ZD00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这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诉求,是培育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 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 融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意义、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40-47,共8页陆静 张重阳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与实践思路研究”(TJKS13-014)。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经济背景下产生的、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要素的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当前,我国文化产业长足发展,并逐渐跃居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科技赋能 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助推中华文明建设:逻辑、机理与路径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48-55,共8页孙贺乾 
文化是精神文明的载体,文化对文明具有“反映”和“推动”作用:文化反映各维度文明的内容以及文明整体,成为文明的展示窗口,并推动各维度文明尤其是物质文明的发展以促进整个文明的进步。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本质上是通过上层建筑的调整,...
关键词: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中华文明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与文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