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作品数:1882被引量:5892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最新期次:2024年6期更多>>
发文主题:生态文明生态《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生态文明建设高校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郭辉王国聘包庆德刘魁张智光更多>>
发文机构: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五届编辑委员会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特色数字生态文明制度形式的双重选择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9,共9页黄爱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生态文明制度执行力的强化与评估研究”(20AZZ010);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强化生态文明制度执行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20SJZDA088)。
立足制度哲学视野,专题剖析中国特色数字生态文明制度形式,是数字生态文明制度基础研究的前沿议题,也是保障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需要。当下数字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既并存又继起的双重面向时代,具有工业社会与后...
关键词:数字生态文明制度形式 后工业社会 确定性制度 法律制度 灵活性制度 道德制度 
新时代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建设的内容谱系、基本特征和宝贵经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0-19,共10页宫长瑞 任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论述研究”(22BKS157)。
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建设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守牢生态安全底线、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建设内容完整、成就显著、特色鲜明,其内容谱系包括健...
关键词:生态文明法治体系 内容谱系 中国经验 中国式现代化 
自主知识体系视域下河流伦理建构研究:回顾与展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20-30,共11页曹顺仙 刘新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近40年中国生态哲学思想史研究”(18ZDA028)。
“河流伦理”缘起于中国江河治理的现实需要、观念转变和文化传承,是极具中国特色而且成果丰富的研究领域。河流伦理经过起步、形成、拓展和再建构等阶段性研究,提出并建立了“河流伦理”“河流生命”“河流文化生命”“河流健康”“河...
关键词:自主知识体系 河流伦理 江河治理 生态文明 全球水治理 
动物正义:一种弱式世界主义进路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31-42,80,共13页郑绍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传统动物伦理思想研究”(20BZX118)。
人类对动物是否负有正义的义务是近年来动物伦理领域的重要议题,以此为核心出现了两种主要的动物正义进路——道德个体主义进路与特殊关系进路。两种进路为动物正义提供了不同的方案,然而,这些方案不仅各自的理论融贯性尚存在不足,而且...
关键词:动物正义 道德个体主义 特殊关系 弱式世界主义 
清代方志舆图中南京城市水文景观的历史特征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43-58,共16页汪瑞霞 杨兴业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百年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变迁研究”(2021SJZDA106)。
水文景观是承载城市历史记忆的重要媒介之一,南京方志舆图中的地理水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信息价值。清代方志舆图中南京城市水文景观共有三大类型,分别为自然地理类、人工营造类和人文典故类。自然地理类景观具有江河环绕、水网如织的水文...
关键词:方志舆图 水文景观 天人合一 人水和谐 
走入动物的“故事世界”——戴维·赫尔曼基于动物连环画建构的动物叙事学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59-69,共11页宋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西方叙事学前沿理论的翻译与研究”(17ZDA281)。
近年来,当代西方认知叙事学家戴维·赫尔曼将研究焦点转至叙事文本中的动物,在秉承其一以贯之的“世界建构”理念的基础上,探讨了叙事中动物的“故事世界”,试图建构动物叙事学。在理论建构层面,赫尔曼提出动物叙事学的研究媒介为动物...
关键词:戴维·赫尔曼 动物叙事学 动物连环画 非人类心智 叙事性 
“情动”与“思辨”的二律背反:菲利普·韦斯的人类世书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70-80,共11页徐滔 
作为我们当下所处地质时代的拟定名称“,人类世”给文学书写的内容和方式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希、克拉克、特雷克斯勒等批评者们认为,气候变化对现实主义文学造成挑战,这部分是由于后者在书写规模方面的局限,但奥地利新生代作家菲利...
关键词:菲利普·韦斯 《人坐在世界的边缘 笑》 人类世 现实主义 情动 思辨 
罗曼·先钦《淹没地带》中的“地方”思想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81-90,共10页刘铃昱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9世纪俄国乡村文学翻译与研究”(22JJD750040)。
乡村因其悠久的历史、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及特殊的文化形态,成为一种独特的“地方”类型。然而,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冲击不断消解乡村原有的情感和文化内涵,极端情况下甚至沦为仅具功能性而缺乏文化深度的空间。这不仅是乡村的困境,更是全球...
关键词:罗曼·先钦 《淹没地带》 地方 乡村散文 生态批评 
《民法典》视野下排污权担保的法律规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91-101,共11页徐蓓 曾静茹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营商环境优化下非典型融资担保规则的现代化配置研究”(22FXC004);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研究一般项目“江苏区域排污权担保法律适用研究”(2022SJYB0221)。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金融作为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的重要工具,正逐步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在绿色信贷领域内,排污权是连接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桥梁,其担保构造为创新环保项目提供了新颖的融资路径,由此成为推...
关键词:绿色金融 排污权担保 《民法典》 法律规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