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

作品数:343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最新期次:2023年12期更多>>
发文主题:汉语论点摘编索引语言句法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发文作者:袁毓林胡建华麦耘方梅王云路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语韵律形态的事实、理论及探索空间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3年第12期3-14,共12页王丽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汉语特征的多元语法理论探索(多卷本)”(20&ZD297)的资助。
本文在回顾“形态”的界定和冯胜利(2007)“韵律形态”理论提出的基础上,讨论双音节标准韵律词在汉语的动词名物化、名词抽象化、名词可数性、名词集合性等方面的形态功能,揭示韵律形态在解决汉语形态句法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从超音...
关键词:形态 韵律 韵律形态 音节一语素对应律 音节型音步 双音节 
命题的限定性——限定成分的系统功能类型学研究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3年第12期15-25,共11页李东齐 
本研究采用系统功能语法视角,提出小句限定性范畴反映小句内容的可争论性或可协商性;在不同类型的小句中,作为命题的小句限定性最强,命题的限定性由语气结构中的限定成分体现。基于对70种语言的调查,本研究考察命题限定性范畴和限定成...
关键词:限定性 命题 限定成分 系统功能类型学 
从隋唐等早期注音看南北朝至隋唐的全浊上声变去声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3年第12期26-43,共18页孙玉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洪武正韵》系韵书与明代字书比较研究及数据挖掘分析”(项目编号:218ZD29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既往有关汉语全浊上声变去声最早出现时期的基础上,率先大规模利用海内外发现的《经典释文》以五代时期有关汉语的多种注音材料,包括正音和反切,设计具体的考订方法,论证汉语语音史上的浊上变去现象。魏晋之交有浊上、浊去相混的异读...
关键词:早期注音 音变时期 浊上变去 方言 汉语语音史 《慧琳音义》 
《广弘明集》历代佛经音义比较研究释例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3年第12期44-51,共8页辛睿龙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广弘明集》历代佛经音义比较研究及数据库建设”(21CYY021);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西域古写经文献汉字的整理、考释与研究”(21VXJ020)的阶段性成果。
《广弘明集》历代佛经音义著作主要包括:唐慧琳《一切经音义》、五代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宋毗卢藏随函音义、宋思溪藏随函音义、宋元喷砂藏随函音义等。《广弘明集》历代佛经音义的词目可以反映音义编者所据旧本《广弘明集》...
关键词:《广弘明集》 佛经音义 历时比较 近代汉字 
20世纪30年代东北方言特征词研究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3年第12期52-64,共13页秦曰龙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南部汉语方言的调查与研究”(2023B104)。
方言特征,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句法、情调等方面,于中可提炼出汉语的共性。东北方言特征词研究仍是一个有待开拓的学术领域,从既往较少关注的伪满时期文学作品入手勾乙、筛选方言词语,系统探察20世纪30年代东北方言特征词面貌,既能...
关键词:汉语特征 东北方言特征词 20世纪30年代 伪满时期文学作品 
“古今字”内涵异解的学史梳理和学理阐释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3年第12期65-76,共12页温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越南汉字资源整理与研究”(17ZDA308);“清代《说文》学新材料普查、整理与研究”(21&ZD299);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古今字传承传播与发展研究”(20FYYB028);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文字资源建设”(22JZD033);教育部社科项目(17YJA740054)的阶段性成果。
现代研究对传统训话学术语“古今字”的核心指向义在“历时同词异字”之外存在异解。文章从学史上“古今字”“分别文”“后出字”“后起字”的术语关系中,梳理其内涵义产生异解的过程,以正本清源,明其本旨。同时从学理逻辑学角度,说明...
关键词:古今字 分别文 后起字 
安大简《曹沫之陈》里的“■”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3年第12期77-81,共5页程邦雄 钱晨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契文举例》及相关文献的整理与研究”(18AYY01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草创时期甲骨文考释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0&ZD307);华中科技大学文科专项“草创时期甲骨文考释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重大项目配套)”(2021W KFZZX006)。
安大简《曹沫之陈》里的■字,与郭店简的多、上博简的■、■、■、■、■等是同一个字,安大简的■和上博简等的■等所组成的语言单位也基本相同,并与传世文献的“(身)免”“免身”“身不免”“其身不免”“免其身”等表达形式相对应,■...
关键词:安大简 曹沫之陈   
云南藏语语法格标记的结构与使用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3年第12期82-90,共9页 
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费补助金若手研究A“阐明藏文化圈东部的未描述语言及其地理语言学研究”(17H0477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滇西北藏语方言语法接触研究”(22CYY045)。
本文以云南迪庆藏语香格里拉方言温的土话为例,对其语法格标记的结构类型进行简要描写。首先介绍藏语支语言语法格范畴的基本情况,提出以动词所支配的论元数和共现的语法格标记为标准的归纳分类法;然后,选择香格里拉方言不下辖的三个方...
关键词:语法格 论元 香格里拉方言群 可选性 语用因素 
中国语言政策的历史演变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3年第12期91-113,共23页营志翔 马戎 
在不同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下,人们从事不同的经济活动并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发展出不同的语言。各地人群的交往必然导致语言之间的交流与竞争。有四个因素影响或制约语言间的竞争态势:行政权威的强制力量,经济力量的主导作用,语言群体...
关键词:语言政策 “多元一体”语言体系 中华民族凝聚核心 
从ChatGPT谈大语言模型及其应用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3年第12期114-117,共4页刘挺 
一、引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的迅猛发展使信息空间得以与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并列,构成三元空间。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空间里对海量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其结果反过来作用于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大语言模型(以下简称“大模型”)出现后,...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 大数据 物联网 语言模型 物质空间 自动生成数据 互联网 海量数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