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作品数:6139被引量:29572H指数:55
导出分析报告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主义社会四人帮更多>>
发文领域:社会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作者:张广翔张屹山杜莉贺来张旭更多>>
发文机构: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专栏建设20周年暨第三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2024年10月13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举办了“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专栏建设20周年暨第三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高质量发展论坛。来自教育部、中央党校、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及《中国社...
关键词:社会科学学报 吉林大学 专栏建设 当代中国哲学 东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报 中央党校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1-1,共1页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空间DID模型的实证研究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113-130,237,共19页王胜今 庞志有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是国家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探究该政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评估政策实施效果,进一步完善“双碳”政策框架。文章基于2008—2022年中国上市A股528家上市公司的面...
关键词:低碳城市试点政策 企业创新效率 空间DID方法 PSM-空间DID模型 面板Tobit模型 
鲁迅文化批判的主体价值与逻辑辨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5-10,233,共7页张福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267)。
在历史的长河中,鲁迅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思想的天空。而在百年变局的当下,我们该如何走进鲁迅的世界,怎样从鲁迅的文化选择中汲取思想资源,成为鲁迅研究中首先应该加以考量的主要问题。鲁迅是20世纪最具完整意...
关键词:鲁迅研究 同时代作家 中国现代文化 渐行渐远 鲁迅形象 鲁迅文化 现代思想家 独特价值 
“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与“中国的脊梁”——鲁迅杂文正面人物形象谱系管窥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10-19,233,共11页郜元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267)。
鲁迅杂文描写各类中国人形象,固以负面为多。这跟写小说一样,都是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526,或者说“揭发自己的缺点,这是意在复兴,在改善”[2]410。鲁迅一生痛恨中国人“故作豪语的脾气”,认为这“正不独文人为然,常人或...
关键词:鲁迅杂文 中国人形象 形象谱系 正面人物 疗救 
毛泽东与“一体化”文学中的延安“鲁迅”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19-28,233,234,共12页陈国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267)。
中国现代文学,有一个从多元化的五四文学逐渐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一体化革命文学方向发展的过程。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逐渐深入的产物--在建立新中国的共同目标指引下,参加革命斗争的各个阶级被组织起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关键词:五四文学 革命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历史 革命斗争 目标指引 一体化实践 人民大众 
“新声”的引力——鲁迅早期思想和文化观念的生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28-35,234,共9页黄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267)。
在东渡日本求学期间,鲁迅广泛接受了现代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并将其称之为“新声”。在《摩罗诗力说》中,他指出自19世纪以来,“顾瞻人间,新声争起,无不以殊特雄丽之言,自振其精神而绍介其伟美于世界”[1]66-67,而由此审视国内之情形...
关键词:《摩罗诗力说》 现代西方文化 东渡日本 早期思想 有作 新声 
鲁迅评吴趼人“杂集话柄”新论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36-44,234,共10页巫小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267)。
引言。晚清著名小说家吴人(1866—1910)逝世后,有人作一挽联曰:“百战文坛真福将,十年前死是完人”^([1]102)。作者显然有嘲讽吴趼人的意思,说他晚节不保,毁了一世英名。吴趼人究竟失了什么“大节”呢?
关键词:吴趼人 晚节不保 著名小说家 福将 挽联 
哲学中的时代与时代中的哲学——改变世界的哲学何以可能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45-60,234,235,共18页夏莹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A24)。
自德国古典哲学以来,时代被纳入哲学的反思之中,构筑了一种区别于“描述性的历史学”(Historie)的“理性历史”(Geschichte),理性成为历史哲学的本质规定,哲学研究试图寻求历史的理性化进程,并把“时代”纳入其研究对象。这一思想进路...
关键词:历史哲学 时代 改变世界 唯物史观 
从四重生活结构重新理解唯物史观的社会结构论——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一个考察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61-71,235,共12页徐长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3JJD720004)。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扼要阐述了唯物史观的要点,尤其是社会结构论。该论通常被解释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三层构件说,其中,上层建筑又被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可是,这种解释忽视了该...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社会结构论 四重生活 社会上层建筑 观念顶级结构 唯物史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