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作品数:2513被引量:14687H指数:38
导出分析报告
《法治研究》
主办单位:浙江省法学会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律师事务所法治研究民法典法治刑法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作者:王志祥魏东肖中华杨立新杨兴培更多>>
发文机构: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六项核心原则被引量:1
《法治研究》2025年第1期59-76,共18页刘俊海 
为提振投资信心、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共同富裕,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迫在眉睫。该法应确立六项核心原则:地位平等、共同发展、公平竞争、互利合作、平等监管与平等保护。这些原则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同频共振,共同构成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四...
关键词:地位平等 共同发展 公平竞争 互利合作 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家 
世界法治文明中的中国涉外法治
《法治研究》2025年第1期77-91,共15页何志鹏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专项项目“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研究”(项目编号:2022JZDZ005)阶段性成果。
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新时代中国法治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通过主张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中国法治理论建设得以提升,中国法治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断完善。开放发展的中国明确了...
关键词:涉外法治 统筹推进 世界法治文明 中国法治发展 
标识性概念与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法治研究》2025年第1期3-14,共12页胡玉鸿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资助;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2JZDZ003)阶段性成果。
标识性概念是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也是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得以型构的动力。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人民至上、美好生活、社会公平正义等范畴凝练了法律本体、法律内容、法律价值的概念表达,从而成为代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关键词:标识性概念 自主法学知识体系 人民至上 美好生活 社会公平正义 
复兴并重构无体物的概念以实现财产法的现代化
《法治研究》2025年第1期15-32,共18页徐国栋 
在斯多亚哲学中,无体物作为准存在与作为存在的有体物一起构成世界的全景。罗马人把有体无体的概念引进到法学后,把它降等为物的第一分类依据。盖尤斯把无体物的概念改造为以权利为客体,服务于营造大物法体系的目的。由于无体物概念与...
关键词:无体物 无体财 非物质财 半无体物 个人信息 数据 财产法现代化 
民营经济促进法中实质平等理念的立法表达被引量:1
《法治研究》2025年第1期33-45,共13页李建伟 
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营商环境法治化的制度架构与实现研究”(项目编号:20ZDA044)阶段性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规划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促进型立法的产物。作为促进类企业立法的“总则性”“统领性”立法文件,市场主体平等原则不仅是其促进性...
关键词:民营经济 国有经济 实质平等 促进法 立法规范表达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著作权侵权责任认定被引量:1
《法治研究》2025年第1期46-58,共13页冯晓青 沈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知识产权公共领域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7ZDA139)阶段性成果。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不能简单以“技术中立”作为免责事由,从成本效益的经济理性、危险控制理论来看,服务提供者承担著作权侵权责任具有必要性基础。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可以采取解释论立场,确立其作为新型网络服务提供者...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 著作权侵权 间接侵权 注意义务 
行政诉讼立法的制度史考略——在学术与策略之间
《法治研究》2025年第1期92-105,共14页宋华琳 
《行政诉讼法》作为行政领域的一部基础性法律,构成了我国行政法律规范体系的基石。学者们或求诸宪法规范与宪法原理,或诉诸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诉诸于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求诸于权威政治家和政治文件中的相关表...
关键词:行政诉讼法 行政诉讼 立法过程 公众参与 制度史 
我国国家安全立法模式之考察与优化
《法治研究》2025年第1期106-117,共12页虞文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法治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1&ZD193)阶段性成果。
国家安全风险是风险中的风险,要以规则的确定应对风险的不确定。国家安全立法模式决定了国家安全立法的质量和效能。我国国家安全立法模式是在宪法指导下的复合立法模式,其中发挥核心作用的是“行政法+刑事法”的双轨制立法。当前我国...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立法 立法模式 双轨制 
从静态防御到动态安全:数据安全法律保护的范式变革
《法治研究》2025年第1期118-131,共14页李怀胜 
2024年度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数据安全犯罪的基本态势、演进逻辑与司法应对研究(项目编号:24FXB009)阶段性成果。
网络的代际更迭和风险特征的迁移引发数据安全制度体系的变迁和数据安全法律的范式变革。在数据安全法益对信息安全法益的逐步分离过程中,数据安全法律保护范式也完成了从静态防御范式到动态安全范式的转变。两者的技术特征、法律模式...
关键词:数据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 动态安全 范式 
文物安全优先的文物犯罪侦查制度构建
《法治研究》2025年第1期132-146,共15页刘为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双一流专项”(项目编号:2023SYL02)研究成果。
文物安全是文化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物犯罪是最严重的文物安全人为风险。当前的文物犯罪在承继传统作案手段的同时,也与其他犯罪一样,整体上朝向高科技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虽然我国文物犯罪案件立案数占比不高,但鉴于文...
关键词:文物安全 文物犯罪 侦查制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