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

作品数:2590被引量:10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
主办单位: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最新期次:2013年11期更多>>
发文主题:自测语文学习小学生年级课文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李德民张帆周爱玲高怡史文琦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作家协会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海安县明道小学建湖县实验小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配合六年级上册第23课《学与问》)
《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2013年第11期53-55,共3页钱品珍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国历代文人学者都对其十分重视。从孔子提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开始,后人又陆续提出了“学问之道,贵能下人”“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好学而不勤问,非能好学者也”“贤于己者问焉,...
关键词:六年级 金钥匙 上册 知识 学者 好学 
大自然的神奇之旅(配合六年级上册第24课《大自然的文字》)
《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2013年第11期55-56,共2页侯洁 
“我们认识了文字,就可以读很厚的书,就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事情了。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是的,大自然就是一本很厚的书,《大自然的文字》一文就向我们介绍了蕴藏在大自...
关键词:《大自然的文字》 六年级 上册 
感谢冬天
《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2013年第11期1-1,共1页周弘伟 
感谢冬天祝福的雪花一串串送来吉祥。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诗歌 
漫话“八仙”
《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2013年第11期4-5,共2页张庆 
《八仙过海》的故事,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个故事说的是八位仙人施展法术,战胜“妖龙”,渡过大海的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希望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战胜各种邪恶势力的顽强意志和美好意愿。
关键词:“八仙” 漫话 劳动人民 故事 恶势力 法术 智慧 意志 
“南辕北辙”能拆开解释吗?
《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2013年第11期6-7,共2页张庆 
有的同学在学习“南辕北辙”这个成语时,总感到很难解释得通。辕是车辕子,辙是车轮子碾压的痕迹。马拉着辕朝南走,车辙怎么会向北延伸呢?有的人就此解释说:对“南辕北辙”这一成语,“要完整地、确切地理解它的意思,不要望文生义...
关键词:“南辕北辙” 望文生义 成语 学习 同学 地理 
赠刘景文
《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2013年第11期8-9,共2页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雪梅
《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2013年第11期10-12,共3页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古诗中的修辞手法
《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2013年第11期12-14,共3页朱雪梅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珍品。它意境悠远、形象生动、韵律优美,以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用其特有的节奏与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吟赏它,能陶冶情操,增长知识,
关键词:修辞手法 古诗 中国古代诗歌 中华民族 形象生动 精神世界 陶冶情操 
《论语》“工欲善其事”片段赏析
《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2013年第11期15-16,共2页翟杰 
【原文】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片段赏析
《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2013年第11期17-18,共2页翟杰 
【原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关键词:《论语》 松柏 赏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