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研究》

作品数:1107被引量:4378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党政研究》
主办单位: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从严治党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作者:宋才发李景治李锡炎俞良早唐钧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党政研究》2025年重点选题参考
《党政研究》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研究。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自我革命与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研究。新时代党内法规理论创新与制度建设研究。党建引领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研究。中共党史党建学科话语体系研究。
关键词:党内法规 中共党史 党的建设 党建引领 重点选题 话语体系 城乡基层社会治理 自我革命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文明根基
《党政研究》2025年第2期4-11,124,共9页段治文 张晓委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研究”(21FDJB001)。
文明是洞悉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密码。中华文明与现代化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有三个重要问题等待解答。中华文明与现代化处于“时空错置”下,如何标识有别于“西方式”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文明与现代化处于“古今错置”下,如何实现从传...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文明 中国特色 现代形态 新文明类型 
“两创”与“两个结合”的过程性互动关系与逻辑
《党政研究》2025年第2期12-24,124,共14页季乃礼 陈颖异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统治理视角下的当代基层治理问题研究”(20BZZ029)。
“两创”与“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研究仅将二者关系进行单向定位,未视为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消解概念边界,将“两创”与“两个结合”动态过程作为共同主视角进行考察可知二者互为必要理论前提和有效实践工...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两个结合” 
数字生产力:构成、性质与发展路径——基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
《党政研究》2025年第2期25-35,125,共12页肖磊 易莉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大思政课’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建构研究”(23JDSZK090);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理论和实践研究”(23ZDA023)。
大数据的形成标志着数字时代的开始。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技术体系的深度融合和社会吸收产生了数字生产力。数字生产力是数字劳动创造数字资料和信息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力,包括数字数据、算法和智能工具以及数字劳动者三个...
关键词:数字生产力 大数据 人工智能 新质生产力 
变革与重塑:数字赋能农民主体性
《党政研究》2025年第2期36-43,125,共9页舒绍福 肖志康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比较视域下的中国监察体制改革研究”(17BZZ086)。
数字时代农民主体性面临着自主性困境、主动性困境和创造性困境,具体表现为参与权、表达权等农民主体权利在不同程度上被虚置;农民的“脱域”和乡村基层组织的悬浮限制了农民主体动力;农民群体组织化程度的降低和体制负面效应阻碍了农...
关键词:农民主体性 数字赋能 乡村社会 
中国共产党政党治理之源——中共中央的“上海岁月”
《党政研究》2025年第2期44-52,125,126,共11页贺东航 
1921至1933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活动是一段极其艰难且意义重大的时期。这一时期奠定了党的建设许多基本规则,塑造了党的治理模式与组织结构。这些可以将其归纳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势能”,这种势能是党内治理的核心逻辑,构成了中国政...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中共党史 政党治理 政治势能 
构建城市社区共同体:党建何以引领——基于“主体-过程-文化”三维视角的分析
《党政研究》2025年第2期53-60,126,共9页周敏晖 郝宇青 
教育部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基层党建百年经验研究”(21JZD007);上海市青年工作研究课题“‘达人团建’引领青年投身社区治理研究”(2024QYKTLX10-8)。
党建引领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前提和基础。党建引领城市社区共同体的构建应当从主体、过程和文化三个维度入手。主体是核心,即社区党组织的引领意识和引领能力强,则能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城市社区共同体构建的主体核心作...
关键词:党建引领 城市社区共同体 主体 过程 文化 
民主集中制何以“根本”:逻辑、空间与向度
《党政研究》2025年第2期61-70,126,共11页牟成文 许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新阶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研究”(21ZDA125)。
民主集中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在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以后,也成为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邓小平同志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最根本的制度”[1]。何以“根本”?这既要循名责实,从历史、理论与实践三...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 政治制度 制度哲学 人民民主 
从历史分离到现实统一: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超越——基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理论分析框架
《党政研究》2025年第2期71-80,126,127,共12页赵媛媛 叶本乾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与实践的创新”(19ZDA007);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网络算法分发模式与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研究”(21JZD055)。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理解和读懂当代中国的重要标识和鲜明特征,为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强大动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围绕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学术界主要从价值意义、理论特质和实践探索等维度展开研究并取...
关键词:新时代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全面深化改革 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 
在个体与公共之间:代理治理类型的比较历史分析
《党政研究》2025年第2期81-97,127,共18页周庆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基层政府(县乡)治理体系现代化建构研究”(22BZZ042)。
代理治理是一种社会组织与管理模式,它连接个体与公共并发挥协作、应责与代表的作用。代理治理的授权来源于国家,属于韦伯意义上的国家支配方式之一种,亦即在个体与公共之间维护一种国家权力支配关系。代理治理类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
关键词:代理治理类型 个体与公共 社会组织与管理模式 比较历史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