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作品数:491被引量:17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主办单位:上海译文出版社
最新期次:2024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胡塞尔现象学中国现象学哲学评论存在者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作者:倪梁康朱刚张祥龙单斌尹兆坤更多>>
发文机构: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24年第1期378-382,共5页
一、在论文正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使用页脚注标出,外文文献请不要译成中文。二、引用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分完全格式和简略格式两种。三、完全格式的构成,每项(除第5项)均按中文、英文、德文、法文文献的顺序予以举例说明(方括号[]中的项...
关键词:参考文献 格式规范 外文文献 哲学评论 胡塞尔现象学 原著作者 论文正文 页脚注 
均衡与另一个开端:舍勒与海德格尔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24年第1期278-309,共32页奥托·伯格勒 吴思涵译 
在关于现象学哲学之开端的报道中,我们反复地读到,马克斯·舍勒应时代之脉搏,从当下的问题出发,最先唤起了对这种新式哲思的关注。但其间也不乏公开的失望。舍勒坚持了他所承诺的东西吗?他难道不是在滥用胡塞尔以严格的方式所开展的事业...
关键词:现象学哲学 海德格尔 激进主义 舍勒 胡塞尔 开端 
实际生命的不安——海德格尔之亚里士多德转向(1921—1922)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24年第1期233-277,共45页克里斯蒂安·索梅尔 邓刚(译) 
海德格尔在1921—1922年度在弗莱堡讲授的课程《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阐释》①,很明显地处于路德②的权威之下。为了心怀感谢地(dankbar)标示阐释的源头(Quelle)和倾向(Tendenz),海德格尔引用了路德的《创世纪之评注》(Commentaire du Liv...
关键词:奥古斯丁 使徒保罗 亚里士多德 海德格尔 原始基督教 路德 致罗马人书 创世纪 
胡塞尔对于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24年第1期191-208,共18页阿尔弗雷德·舒茨 倪梁康(译) 
本卷①的编者们邀请了胡塞尔以前的学生,在这里不仅对这位伟大思想家对他们的发展和工作所具有的影响做出勾画,而且也阐述他们对他的教学方式和他与他们的哲学交往方式的回忆。我很乐意遵从编者们的倡议,并且重新激活在胡塞尔的生命的...
关键词:维也纳大学 胡塞尔 交往方式 教学方式 社会科学 回忆 重要性 
从自由意志到他人权利的显现——论列维纳斯“人的权利之现象学”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24年第1期144-168,共25页林华敏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列维纳斯的政治思想及其与伦理学神学的关系研究》(19BZX09)
前言学界关于列维纳斯的现象学、伦理学,乃至于神学有丰富的讨论,但在政治理论视域中,他关于人的权利的理论,却较少被考察。列维纳斯哲学关注人,但常被认为是以超越的方式展开。事实上,在具体层面,列维纳斯聚焦人的权利——根本和具体...
关键词:列维纳斯 自由意志 现象学 人的权利 伦理学 神学 理论视域 可能性 
本质直观:陈德草对描述现象学的阐释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24年第1期39-54,共16页潘建屯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陈德草《现象学与辩证唯物论》翻译与研究”(17BZX027);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人类文明新形态之使命研究”(22ZXC001)的阶段性成果
描述现象学主要是指胡塞尔《逻辑研究》时期的现象学,是胡塞尔思想发展中第一阶段的现象学。该时期的现象学方法主要是指以本质直观为基础的现象学方法,该方法被舍勒、哥廷根、慕尼黑等现象学派所接受,被等同于一般现象学的方法,由于胡...
关键词:现象学方法 本质直观 现象学运动 人文社会科学 《逻辑研究》 胡塞尔 哥廷根 追随者 
编后记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24年第1期372-373,共2页
作为现当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最广泛的哲学思潮之一,现象学从其创立之时起,就自觉地以“未来”为其思想之指向,以深切洞察时代在科学、技术、文化甚至是思维模式方面的危机为己任,积极探寻人类的未来生存之道。这种自觉意识和深刻洞察力也...
关键词:编后记 生存之道 哲学思潮 人文科学 现象学 思维模式 社会科学 自觉意识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征稿启事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24年第1期376-377,共2页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以下简称:《评论》)创刊于1994年,由“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负责主持编辑,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评论》是中国内地、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现象学和哲学研究界第一次合作努力的成果。它致力于从...
关键词:CSSCI来源期刊 上海译文出版社 哲学评论 海内外学术界 理论与实践 澳门地区 合作与交流 台湾地区 
胡塞尔早期的直观与代现理论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24年第1期13-38,共26页李朝东 赵捷 
直观与代现(Intuition-Repräsentation)是胡塞尔现象学意向性分析中的一对重要概念和论题。胡塞尔指出:“意向性概念涵盖了现象学的全部问题。”①意向性被定义为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是一切意识活动即意识生产性行为和能力之条件,...
关键词:意识行为 意向性分析 胡塞尔现象学 代现 意向性概念 意向性结构 
论尊严的存在论基础——海德格尔的康德伦理学批判对“尊严难题”的克服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24年第1期119-143,共25页贺念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海德格尔存在论现象学中的规范性问题研究”(21BZX094)的阶段性成果
人的尊严思想是德国宪法精神的基础,也是当今世界政治与法治话语体系的基础性理论。康德的道德哲学为现代尊严思想首次赋予了深厚的哲学基础,在当代相关的政治哲学与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它也始终是核心的思想资源之一。但追溯从康德到德...
关键词:存在论基础 康德伦理学 道德哲学 海德格尔 基础性理论 人的尊严 人之尊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