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法治论衡》

作品数:572被引量:79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清华法治论衡》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法学院
最新期次:2023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法律编后记冤案伯尔曼《环境保护法》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鲁楠高鸿钧陆宇峰王明远赖骏楠更多>>
发文机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系统论法学的突围
《清华法治论衡》2023年第1期1-6,共6页泮伟江 
许多中国人对梅勒(汉斯・格奥尔格・梅勒)教授或许并不陌生。梅勒教授目前任教于澳门大学哲学系,许多中国人都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德国汉学家陶德文先生的弟子,他研究老子和庄子哲学的几本专著也早已被翻译成中文出版,甚至还成了畅销书。
关键词:澳门大学 梅勒 系统论 哲学系 格奥尔格 庄子哲学 德国汉学家 畅销书 
卢曼的系统论法学及其法律系统被引量:1
《清华法治论衡》2023年第1期7-40,共34页高鸿钧 
近年来,已故德国学者尼克拉斯·卢曼(NiklasLuhmann,1927—1998)的名字,在中国法理学和法社会学界已不再陌生.卢曼一些著作的中译本陆续问世,研究卢曼系统论法学的中文成果也越来越多.
关键词:系统论 卢曼 中国法理学 社会学界 法学 法律 中译本 
探寻法的自主性之谜:系统论法学的新洞见
《清华法治论衡》2023年第1期41-70,共30页张文龙 
法的自主性(Autonomy of Law)是一项“斯芬克司之谜”(Riddle of Sphinx).当俄狄浦斯遭遇“斯芬克司之谜”时,这既揭示了“认识你自己”的神谕,又暗示了没有真正认识自己所带来的“悲剧”(即弑父娶母的命运).①当自主性被视为人的主体...
关键词:俄狄浦斯 系统论 认识你自己 自主性 人的主体性 
批判法律的自治性——法兰克福学派与自创生法学的隐蔽关联
《清华法治论衡》2023年第1期71-88,共18页曹勉之 
在森肯贝格大道两边,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所(Institut for Sozial for schung)和法学楼(Juridicum)遥相对峙.同出建筑师费迪南德克雷默(Ferdin and Kramer)之手,两座建筑却风格迥异,社会研究所大楼仍然不脱对老欧洲砖石空间的重构,...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 钢筋水泥 霍克海默 波洛克 克雷默 费迪南德 自创生 未来主义 
略论卢曼信任理论及法律在金融信任演化中的作用
《清华法治论衡》2023年第1期89-117,共29页袁开宇 
在《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的开篇,德国社会理论家尼可拉斯·卢曼写道:“在许多情况下,某人可以在某些方面选择是否给予信任。但是,若完全没有信任的话,他甚至会次日早晨卧床不起,他将会深受一种模糊的恐惧感折磨,为平息这种...
关键词:极端情况 卢曼 社会复杂性 信任理论 恐惧感 社会理论家 预防措施 承受力 
论法律系统过度免疫:以敌人刑法为例
《清华法治论衡》2023年第1期118-143,共26页梁译如 
一、问题的提出:敌人还是市民?20年前柏林“千年之交”刑法研讨会上,德国法学家雅科布斯(Günther Jakobs)提出了“敌人刑法”概念,主张把持续性地、原则性地威胁或破坏社会秩序者和根本性的偏离者当作“敌人”来“排除”。“排除与涵...
关键词:破坏社会秩序 敌人刑法 系统论 社会系统理论 雅科布 尼古拉斯 卢曼 风险观 
卢曼的现代社会困境与法律时间化
《清华法治论衡》2023年第1期144-167,共24页李宏基 
引言,现代社会发展至今遭遇诸多结构性困境,历代思想家深忧人类晦暗不明的前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对现代化的理性牢笼感到忧心忡忡,他曾断言:高度成熟的官僚制度渗透到国家、社会各领域,最终主宰了分散的原子式个...
关键词:官僚制度 社会困境 民主法治国 德国思想家 马克斯·韦伯 于尔根 结构性困境 现代社会发展 
法律与政治关系的再认识——基于法律实证主义和系统论法学的考察
《清华法治论衡》2023年第1期168-183,共16页韩成芳 
政治统治在各个时代普遍存在,而法律自产生以来,也普遍存在于各个社会.政治与法律的关系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被讨论的话题.从理论层面来考察,法律与政治的关系一直是法理学的主要关注点,不同学派对法律的理解不同,导致了对法律与政治...
关键词:法律实证主义 系统论 法理学 法律与政治 主要关注点 政治与法律 法学 理论层面 
法律共同体与语言共同体的互动调试关系——以德国民法典为焦点
《清华法治论衡》2023年第1期184-194,共11页刘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科拔尖人才项目“法律与语言合力构建民族共同体机制研究”(编号KG16005101)的阶段性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民族共同体既是法律共同体,也是语言共同体。民族共同体由法律共同体与语言共同体共同发展形成。在近代德国,正是法律共同体与语言共同体推动了德意志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繁荣。16世纪,马丁·路德将《圣经》从拉丁语译为德...
关键词:德国民法典 法律共同体 民族共同体 语言共同体 德意志 近代德国 问题的提出 普鲁士 
论生而平等的人权哲学——评佩里教授的人权道德观
《清华法治论衡》2023年第1期195-219,共25页吴园林 
第61批博士后资助项目“当代中国财政分权体制法治化研究”(项目编号:2017M610953);政府债务管理相关法律问题研究(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中国经济改革促进与能力建设项目[TCC6]”子项目)资助.
我们是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要往何处去?--保罗·高更:《塔西提岛三联画》伟大的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Paul Gauguin)在1897年创作了著名的《塔西提岛三联画》。整幅画作寓意深刻,以著名的哲学三问为主题,即我们是谁?我们从何处来...
关键词:印象派画家 三联画 往何处去 道德观 赫舍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