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作品数:775被引量:43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内蒙古艺术学院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田野调查蒙古族艺术传承田野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发文作者:祁晓庆马兆民乌兰杰胡骁李祥林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内蒙古师范大学敦煌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吴音、意境、家国:当今国产剧中江南诗性建构的三重理路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01-106,共6页谈峰 
2024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动画技术赋能安徽红色文化遗产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AH053496)阶段性成果;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组群逻辑及优化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0jyxm2174)阶段性成果;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校级人文社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动画作品中对文化传播的影响”(项目编号:wzyrwzd202424)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国产电视剧的勃兴推动了影视剧对人文主题的关注,同时也增加了电视剧对地域文化及其美学问题的讨论。风景秀丽的江南为影视取景提供了优渥土壤,在当今电视剧创作领域产生了一批反映江南诗性文化特质的优秀作品,在中国影视剧史上...
关键词:诗性 江南 吴音 意境 家国 
痛苦的唤醒:德沃夏克《幽默曲》的解释学释疑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07-113,共7页郑毅 
德沃夏克《幽默曲》的曲式结构大致为常见的ABA型三部曲式,其旋律的进行极富情绪化。呈示部A,尽显愉悦,之后突入至B,痛苦异常。按常理,回到A时应该回归快乐情绪,但实际上A的复现比B的痛苦更痛苦,可谓“痛苦的唤醒”。但若重听一遍,呈示...
关键词:德沃夏克 伽达默尔 幽默曲 
创新与跨界的融合:新媒体技术助力舞蹈表演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14-122,共9页阿衣加玛丽·吾不力哈斯木 锡林夫 
喀什大学教研教改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舞蹈编导》课程思政研究(项目编号:KJPT-202404)研究成果;2022年国家艺术基金《内蒙古舞蹈剧目编创人才培养》(项目编号:2022-A-05(005)-398)阶段性系列研究成果;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民族地区编导人才培养》(项目编号:103012018060442000)阶段性系列研究成果。
随着新媒体艺术的飞速发展,舞蹈表演对新媒体技术的融入与运用加速了舞蹈艺术本身的变革。本文从新媒体剧场舞蹈、装置舞蹈到虚拟舞蹈等不同类型舞蹈形式的分析阐释,深入探讨了新媒体技术与舞蹈表演彼此间多元互动的联系,揭示了新媒体...
关键词:舞蹈表演 新媒体技术 新媒体舞蹈 艺术创新 
地缘文化、时代命题与家国情怀:边疆题材电影文化题旨的三重维度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23-129,共7页汪梅 张毅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数字时代的电影叙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2YJC760005)阶段性研究成果;2024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动画技术赋能安徽红色文化遗产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AH053496)阶段性研究成果;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校级人文社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动画作品中对文化传播的影响”(项目编号:wzyrwzd202424)的系列研究成果。
边疆题材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四十余年的风雨历程中,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特征。这些风格特征既是边疆地区在精神风貌和审美意识的艺术显影,也是中国电影屹立于世界电影之林的醒目标识。中国电影文化题旨的研究,向来...
关键词:边疆题材电影 文化题旨 地缘文化 时代命题 家国情怀 
央华戏剧《悲惨世界》:文学性与剧场性的舞台演绎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30-136,共7页胡明华 田广文 
央华戏剧制作的《悲惨世界》是法国导演让·贝洛里尼与中国演员合作的话剧,它集中体现了导演的“演员叙述者”概念和现代化的剧场表现手法。舞台上的演员们主要以叙述者身份讲述小说中的情节与人物内心活动,辅助以人物角色的动作表演和...
关键词:《悲惨世界》 让·贝洛里尼 文学性 剧场性 
亲缘解构、认同重塑与成长探索——从《野孩子》看中国现实主义电影伦理叙事的创新与转向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37-142,共6页张菀芸 
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代家庭伦理电影的道德叙事研究”(项目编号:24YJC760050)的研究成果。
2024年中秋档电影《野孩子》是殷若昕导演的第三部作品,影片依然坚持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风格,内容取材自“流浪兄弟”真实事件,聚焦社会边缘群体中的未成年留守儿童,真实再现他们的生存困境,并对“生与养”这一社会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刻...
关键词:现实主义电影 伦理叙事 身份认同 伦理抉择 
基于数字人文视阈下的产品设计应用研究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43-148,共6页赵中华 
2022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数字创意产业时代下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群构建实践”(项目编号:2022jyxm162)的系列研究成果;2022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传统专业改造升级(原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与专业改造)“产品艺术设计传统专业改造升级”(项目编号:2022zygzsj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数字人文视阈是指将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相结合,以探索人类文化、历史、语言等方面的问题。在产品设计领域中,数字人文视阈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满足用户需求,以及更好地融入人文因素和文化背景。引入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进行产...
关键词:数字人文 产品设计 文化 用户体验 
曾侯乙与青铜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的文化自信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49-162,共14页邵朋飞 
文化自信是当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通过中国符号为抓手探寻文化自信是关键。曾侯乙青铜编钟的出现给世界带来了“第八大奇迹”,这一出现不但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科技,更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声音。曾侯乙青铜编钟具...
关键词:曾侯乙 青铜器 中国古代科技 文化自信 
浅谈公共空间装置艺术的科技化功能研究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63-169,共7页张明明 徐明鑫 
2024年度安徽省高校科研项目(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古典园林假山遗产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2024AH052355)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探讨了公共空间中装置艺术科技功能的适用性,分析了互动技术、智能照明、数据分析、科技材料和声音技术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作者指出,这些科技的融合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和体验感,并展望了人工智能、多感官融合体验、可持续技术与...
关键词:公共空间 装置艺术 科技化功能 全息投影 
中国艺术管理知识图景与文本生产——基于CNKI数据库《艺术管理(中英文)》期刊载文的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70-178,共9页张童棣 廖夏璇 
借Cite Space6.3.R1对《艺术管理(中英文)》2019年第1期—2024年第2期(下同)各栏载文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梳理期刊发展轨迹、指明不足并作出展望。结果表明:该刊6年23个栏目共刊载学术论文403篇,复合影响因子0.289,综合影响因子0.1...
关键词:《艺术管理(中英文)》 中国艺术管理 知识图景 文本生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