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学》

作品数:609被引量:7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中国经学》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经学研究中心
最新期次:2024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春秋中國校勘孔子注疏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作者:樊波成郜同麟李旭更多>>
发文机构:中央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冬官》不亡”論的演進與尾聲
《中国经学》2024年第2期77-101,共25页袁晶靖 
《周禮》學史上,“《冬官》不亡”論的産生爲人熟知,其後續變化則鮮見討論。本文在前人論述的基礎上,歸納宋元時期諸多《周禮》“復原”之作的特點,見其由纂輯《冬官》到重訂六官之趨勢;叙述“《冬官》不亡”論在明代興盛、衰落的具體情...
关键词:“《冬官》不亡” 《周禮》 補全 古本 
《春秋公羊傳》桓公二年“此其目言之何”辨誤
《中国经学》2024年第2期102-102,共1页王澤春 
“西南政法大學2019年校級科研資助項目”(2019XZQN-13);“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1SKJD041)的資助。
通行本《春秋公羊傳》桓公二年“内大惡諱,此其目言之何?遠也。”歷代注釋都只是解釋個别字詞及傳文,並没有對傳文本身提出質疑。其實,“此其目言之何”存在問題:第一,“此其目言之何”應該爲“此其言目之何”;第二,“目”應該是“見”...
关键词:此其 通行本 桓公 公羊 
明代經學古注疏存廢析論
《中国经学》2024年第2期103-122,共20页陳士銀 
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明初禮制變革研究”(20FZSB007)的階段性成果。
自明廷頒行《大全》、獨尊宋學以還,古注疏(即漢唐注疏)存在嚴重的淪廢危機,而反對專崇宋學的力量潛滋暗長,突出表現即爲明中後期“古注疏不可廢也”的呼聲以及《十三經注疏》的校印等。明代古注疏的存廢與儒學發展的三種趨向桴鼓相應:...
关键词:古注疏 宋儒解 明代經學 儒學發展三趨向 
清儒金輔之先生年譜
《中国经学》2024年第2期123-144,共22页徐道彬 
金榜是乾隆壬辰科的狀元和乾嘉學派的中堅人物,在清代經學史和學術思想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和深遠影響。惜其生前所存著述遺物很少,難以爲之撰述年譜,甚爲缺憾。筆者通過對其佚文稽考與友朋交遊的梳理,搜尋到一些金氏學行紀實文字,撰成簡...
关键词:金榜 徽商 皖派漢學 清代學術 
“七經”“七緯”與東漢官定圖讖的文獻構成
《中国经学》2024年第2期145-167,共23页王志遠 
東漢官定八十一卷圖讖亡佚已久,《隋書·經籍志》所作“《河》《洛》”與“七經緯”的文獻結構劃分及《後漢書·樊英傳》李賢注所列“七緯”篇目成爲讖緯研究的重要參照。然而東漢時期“七經”“七緯”等説法其實尚未流行,官定圖讖中與...
关键词:東漢圖讖 《孝經》 七經 七緯 文獻構成 
《中国经学》編委會
《中国经学》2024年第2期I0002-I0002,共1页
“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公羊學的天人關係説
《中国经学》2024年第2期1-26,共26页陳徽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經典詮釋學基本文獻整理與基本問題研究”(項目號:21&ZD055);敦和學者資助項目。
在公羊學的理論體系中,天人之説處於基礎性地位。而對此説最有創新和系統化之功的,乃爲董仲舒。在董子那裏,其所言之“天”具有三義,即主宰之天、氣化之天和形質之天。三者中,儘管主宰之天的本根性和神聖性頗爲董子所强調,却在其天人關...
关键词:公羊學 天人之説 感應 陰陽刑德説 災異説 
從奉天法古到以夷變夏——近世今文學對公羊學改制説的繼承與潛易
《中国经学》2024年第2期27-46,共20页曾海龍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一般課題“十力學派與儒學的現代轉化研究”(2023BZX005);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經典詮釋學基本文獻整理與基本問題研究”(21&ZD055)的階段性成果。
從漢代和晚清的經學史來看,對公羊學中的改制學説的理解與詮釋,曾有兩種差異極大的看法。在董仲舒看來,所謂改制,其最重要的内涵在於“奉天法古”,因爲“天不變道亦不變”,所以改制多是指改朝换代之後的承衰救弊與新民耳目二者而已,并...
关键词:改制 奉天法古 以夷變夏 大一統 
試論漢代三家《詩》師法家法的穩定性
《中国经学》2024年第2期47-58,共12页馬楠 
清代學者的輯佚、梳理工作爲研究漢代齊魯韓三家《詩》奠定了基本框架與資料基礎,但清人每每拘泥於齊魯韓三家《詩》涇渭分明、不相雜糅,根據異文判定學派,其論證前提與方法存在不足。近年先秦西漢出土文獻涉及《詩經》内容漸多,學者傾...
关键词:三家詩 故言 熹平石經 
鄭玄箋《詩》所用文王年表考辨
《中国经学》2024年第2期59-76,共18页余越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鄭玄與漢唐經學傳統研究”(22JJD770007)階段性成果。
文王受命稱王是經學中被反復討論的話題。經學家們對文王事跡的推排與今日的歷史認識多有出入,却往往反映出他們與後世不同的學術前提和學術追求。鄭玄《毛詩箋》在解《詩》之時對文王事跡有一貫的認識;《毛詩正義》基於鄭説對文王年表...
关键词:鄭玄 《毛詩箋》 《毛詩正義》 文王 受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