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学刊》

作品数:393被引量:14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老子学刊》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
最新期次:2024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老子道教《老子》提要道家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作者:李远国詹石窗韩焕忠马文增姜守诚更多>>
发文机构: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道常无名”与“大道不称”——老庄道言思想考论
《老子学刊》2024年第1期156-172,共17页卫怡 
近年,学界对老庄道言思想展开了热烈讨论,但相关讨论并未完全厘清老庄道言思想之真意。从老庄对“道”“名”“言”关系的论述来看,老子主要是从本根之道的本然形态(“本体”)不可名的角度来论证道不可言的。本根之道的本然形态不可确定...
关键词:道常无名 大道不称 道言思想 名学 境界 
王弼《老子注》“虽贵以无为用,不能捨无以为体”新诠
《老子学刊》2024年第1期48-64,共17页祁博贤 
王弼的体用观念集中体现在《老子注》第三十八章“虽贵以无为用,不能捨无以为体”这句注文中。关于此句注文,目前学者所给出的解释都存在一定问题,其根源在于未能结合《老子》各章经文及注释揭示出其中的一些特殊表达。“虽贵以无为用,...
关键词:王弼 《老子注》 体用 
著作提要
《老子学刊》2024年第1期2-2,共1页
《老子学刊》(第二十三辑)刊载了《“老子出关”与老子学说的早期传播》《<老子>六四章错简补校——兼论老子的渐进防微思想与量变质变的差异》《王弼<老子注>“虽贵以无为用,不能捨无以为体”新诠》《南台湾灵宝道派拔度斋科中的诵经...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 量变质变 吾丧我 老子注 早期传播 老子学说 周易 论老子 
《太上感应篇》民本思想源流发微
《老子学刊》2024年第1期220-230,共11页林秀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美珍稀道经搜集整理与近代道教传播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1AZJ005)的阶段性成果
《太上感应篇》民本思想主要包括重视重建伦理道德、突显“民”之根本性地位、强调对“民”生命的关怀、平等待民、选贤举能的尊民爱民思想;周穷救急、散财聚民的养民惠民思想;言传与身教、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率民教民思想。《太上感应...
关键词:《太上感应篇》 民本思想 道教 儒家 
学者小传
《老子学刊》2024年第1期2-2,共1页
詹石窗,1954年生,厦门市人,哲学博士,现任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院长,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哲学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学术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
关键词:国家社科基金 学术带头人 《哲学研究》 哲学博士 道教思想 道教文化 詹石窗 省部级奖 
悠游于儒道之间——元末明初隐儒谢应芳的学道心路历程探析
《老子学刊》2024年第1期206-219,共14页陈婉君 蒋朝君 
谢应芳生活于元末明初,早年深受宋明理学影响,批评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以及道教的服食、符箓、经典科教等。但因其遭受了元朝政府的遗弃和饱受战乱流离之苦,谢氏晚年又极为推崇道门的遁世高风,积极倡导超然隐逸的生活。在内丹修养上,他...
关键词:谢应芳 以儒批道 以道说儒 儒道互补 
《老子学刊》稿约
《老子学刊》2024年第1期245-245,共1页
《老子学刊》是由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著作。本书坚持马列主义指导原则,以发掘道家道教思想和传统国学智慧为特色,以传承优秀文化、启迪创新思维、提高健康水平、服务现代生活为宗旨,注重学术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关键词:传统文化研究 学术动态 研究生论坛 道家道教 雅俗共赏 专题研究 特稿 老子 
唐代道士郭行真的命运沉浮与武则天的政治活动
《老子学刊》2024年第1期193-205,共13页李冀 高铭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儒辑注道教善书的文献、思想与社会价值综合研究”(批准号:22BZJ0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唐代道士郭行真被誉为“东岳先生”,深受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器重。在唐高宗显庆六年,他受命在泰山七日行道并造像。然而,因涉足“厌胜”之术,郭行真意外地被牵扯进麟德元年的废后风波之中,他的命运因此急转直下。在《集古今佛道论衡》...
关键词:郭行真 武则天 李治 
平安智慧中的生命理路——《平安之道与生命哲学》述评
《老子学刊》2024年第1期239-244,共6页陈妍 
“道”的多重属性及其内在的文化精神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对之解读、研究者代不乏人,影响深远。时至今日,以“平安”为契入点,以生命哲学为观照方法,对之做出创造性解读和发展,以积极探索平安之道、生命之道,对于当今...
关键词:生命哲学 生命之道 代不乏人 詹石窗 契入点 多重属性 平安 
和光与遗世——唐代道士追求“四艺”的生命价值及其文化内涵
《老子学刊》2024年第1期175-192,共18页孟子勋 
唐代道士多能琴棋书画,在追求艺术的生活中陶冶情操、丰富情感,获得精神愉悦与宁静,并体悟“道”,进而传道。之于道者,“四艺”中的琴是道士技艺、品性、心境的折射,棋是道者博弈、思考、悟道的利器,书是道士心法、气象、骨劲的外化,画...
关键词:唐代 道士 四艺 生命价值 文化内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