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作品数:2196被引量:5145H指数:27
导出分析报告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最新期次:2024年4期更多>>
发文主题:主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文社会科学社会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何忠礼周膺吴晶褚国飞张旭鹏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被引期刊=历史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鬼神之为德”——一个性命论的视角被引量:3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2年第4期59-68,7,10,11,共13页吴飞 
本文是从性命论哲学角度理解中国传统宗教与哲学思想中“鬼神”概念的一个尝试。首先,论文梳理了民国以来关于鬼神的六种说法,认为鬼的本义应来自对死亡的理解。在性命论哲学传统中,死亡并非对生命的否定,而是生命的一个阶段,因而对鬼...
关键词:宗教功能 性命论 儒家礼学 哲学传统 民国以来 鬼神 阴阳变易 
海登·怀特:“实践的过去”中的行动者被引量:1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1年第3期90-120,6,10,共33页李理 
美国著名史学理论家海登·怀特于2018年3月5日辞世。为了纪念怀特在学术上的杰出贡献,《历史与理论》杂志在同年5月发布了一期主题为"《历史与理论》中的海登·怀特"互联网虚拟特刊。特刊将《历史与理论》中所有怀特曾发表过的文章和关...
关键词:学术写作 海登·怀特 思想倾向 编辑整理 理论诉求 互联网 行动者 研究成果 
奴役与保护:西方殖民扩张中的逻辑与悖论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1年第3期121-148,7,10,共30页王爱松 
在漫长的殖民扩张史中,西方殖民帝国往往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策略,呈现出奴役与保护的双重面孔。在近年"档案转向"的学术背景下,帝国史、殖民史和全球史的研究者充分利用殖民时期留下的档案材料,对保护的全球谱系和地方实践进行了多方面...
关键词:殖民扩张 后殖民语境 人道主义思想 全球史 殖民帝国 殖民时期 档案材料 内在悖论 
简论元人对《宋史》的评说被引量:1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0年第3期159-167,7,13,共11页王宇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哲学史”重点学科的资助
《宋史》全书问世后,立刻引起了以黄溍、宋濂、杨维祯为代表的元代学者的重视,他们在认真研读了《宋史》以后,肯定了其史料价值,并将其运用于对宋代史的研究和史籍勘误。同时,他们也指出了《宋史》的不足之处,一是史料采择、史实考证不...
关键词:《宋史》 杨维祯 黄溍 史学史研究 史实考证 宋史研究 宋濂 史料价值 
论宋代士大夫的“共治”意识被引量:5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0年第3期20-37,5,9,共20页何忠礼 
宋朝最高统治者崇尚文治,随着科举制度的日益完善,知识分子的队伍空前壮大。由科举出身的士大夫,大都是知识分子中的精英,他们怀着"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意识,在施政中具有较强的民本思想和家国情怀,对改善政治、安定社会起到了重要...
关键词:家国情怀 最高统治者 科举制度 知识分子人格 忠君爱国 士大夫 文化软实力 儒家思想 
南宋临安的政教调和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0年第3期38-56,5,9,10,共22页吴晶 周膺 
宋代对宗教采取利用与限制并举的政策,各种宗教发展较为平衡。南宋临安是宗教重镇,因政教关系的调和和宗教的适度发展,使宗教在神道设教、祈禳除灾、心灵修为和学术更化等方面作为更大,对巩固政权、稳定社会、发展文化都有积极的功效。...
关键词:宗教价值观 政教关系 神道设教 适度发展 世俗化倾向 南宋临安 巩固政权 调和 
编者的话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6年第3期16-19,共4页
明末清初以来,人们对两宋特别是南宋的传统看法.除了在思想文化上对它有所肯定以外,总体评价却很低。认为南宋是偏安一隅的“小朝廷”。最高统治者腐朽无能,长期出现权相专权局面;经济发展迟缓,百姓赋税负担沉重.造成生民重困;...
关键词:编者 最高统治者 明末清初 思想文化 经济发展 赋税负担 军事力量 民族战争 
试论南宋的社会政治生态及其成因被引量:4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6年第3期20-40,5,共22页何忠礼 
对于南宋的社会政治生态,以往学术界的评价大都很低,主要认为:一是权相政治,帝王并无多少权力;二是腐败无能,只顾享受、不图进取;三是赋税繁多,农民负担沉重。不过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南宋虽然出现了四次权相专权的局面,但在一个半世纪的...
关键词:封建社会 政治生态 南宋 成因 统治集团 腐败惩治 核心价值观 最高统治者 
文化世俗化与南宋市民意识的兴起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6年第3期139-154,7,共17页周膺 吴晶 
南宋通过文化世俗化实现了文化普及,它与城市社会变革和市民意识的兴起互为因果。文化世俗化构建了城市多元文化主体,带来了普遍的文化自觉,确认了各种市民身份。精英文化的超越性带有异化性质,南宋的世俗文化则在文化的人性化表达、社...
关键词:文化世俗化 市民意识 南宋 精英文化 文化普及 社会变革 文化主体 文化自觉 
南宋士人“好书”风尚探析--以周必大为例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6年第3期168-175,8,共9页邹锦良 
宋代独特的历史环境,促使书法出现诸多新风貌。政府推动书法发展的多种举措,君主"皆喜翰墨"的普遍倾向,士人"学书为乐"的书法观,以及浓厚的家学氛围,是士人"好书"形成的重要原因。南宋士人将"好书"融入日常生活,书法除了具有大家熟知的...
关键词:士人 南宋 周必大 书法发展 历史环境 政府推动 日常生活 修身养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