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观察》

作品数:3325被引量:36046H指数:88
导出分析报告
《中国农村观察》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农村农民农户农村经济乡镇企业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罗必良苑鹏郑风田李周钟涨宝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被引期刊=社会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分离到统合:新时期乡镇条块关系的演变过程及其机制
《中国农村观察》2025年第2期169-184,F0003,共17页望超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数字技术赋能基层协商治理的实践机制与优化路径研究”(编号:24CSH02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数字技术赋能基层协商治理的机制与路径研究”(编号:2024M751048)。
厘清乡镇条块关系的结构形态与演变机制对于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协同治理理论,通过对鄂西太平溪镇乡镇条块关系的变迁历程进行考察和分析发现,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乡镇条块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分离到统合的演变...
关键词:基层治理 乡镇政府 条块关系 政府行为 
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中行动者网络的建构机理——基于徐州市马庄村香包产业的考察被引量:1
《中国农村观察》2025年第1期21-42,共22页董毅 曹海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期‘项目进村’中乡镇政府与村社区的良性互动机制研究”(编号:21ASH01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专项(重大培育)“乡村振兴进程中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下乡研究”(编号:B230207004);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项目进村’中形式化运作的表征、形成机理与纠治策略”(编号:KYCX22_0696)。
乡村振兴,产业为本。着力构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不仅是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的可为进路,亦是赓续地域传统文脉的实践旨向。本文基于“行动者识别-‘文化共鸣’式转译-网络机理阐释”分析框架,融合新内源发展理论,提炼徐州市马庄村香包产业...
关键词: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新内源发展理论 行动者网络理论 文化共鸣 
从集权走向赋权:乡村简约治理的形态变迁
《中国农村观察》2025年第1期125-144,共20页杜永康 张新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编号:23ZD141)。
中国乡村社会从古至今一直延续着简约治理的内核,但其外在形态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实现了从“集权”到“赋权”的转换。本文从“国家-社会”视角出发,探究乡村简约治理形态嬗变的背景、机理和特征,研究发现:现代性力量的冲击削弱了熟人...
关键词:简约治理 科层治理 集权 赋权 乡村治理现代化 
重塑认同:积分制何以推进乡村治理
《中国农村观察》2025年第1期145-163,共19页王印红 丁慕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纵向治理结构中的领导包联制研究”(编号:24AZZ005);中国海洋大学“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新篇章研究专项”;中国海洋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专项(编号:ZX2024005)。
积分制作为一项优化基层治理、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创造性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本文基于共同体理论,构建了“重塑认同”的四维分析框架,以山东省昌乐县庵上湖村的积分制实践为案例,探究积分制何以通过重建乡村共同体推进乡村...
关键词:积分制 乡村共同体 乡村治理 
流变的“家计”:县域农民“家庭城镇化”的日常呈现
《中国农村观察》2024年第6期41-58,共18页胡静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家庭流变与县域城镇化的微观机制研究”(编号:24CSH061)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县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日益完善,农民家庭向县城迁居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事实。本文基于对河南省罗山县的田野调查,以“家计”为切入点,从日常生活中透视农民“家庭城镇化”的实践形态与内在逻辑。本文研究发现:农民家庭在城乡迁...
关键词:家庭城镇化 家计 家庭再生产 现代化转型 日常生活 
集群式治理:乡村产业集群再发展的实践逻辑
《中国农村观察》2024年第6期59-78,共20页雷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农村社区治理创新问题研究”(编号:22&ZD17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发展产业集群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方式,但其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本文以集群式治理为核心概念,构建“主体互动-空间调控-赋能集体-聚集创新”的分析框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郭家坝镇脐橙产业集群发展为案例,详细阐述该镇以“四季...
关键词:产业集群 集群再发展 集群式治理 集聚效应 政府 
权变型乡土社会网络与乡村产业集聚发展锁定——基于福建省白沙村紫菜产业“农贸模式”的案例研究
《中国农村观察》2024年第6期79-97,共19页林雪霏 陈昭霖 郑慧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组织推动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研究”(编号:21&ZD1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乡村产业集聚是小农户在对接大市场过程中自发形成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基础。本文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分析福建省白沙村紫菜产业以农贸市场为主要销售渠道的低端经营样态,探讨乡土社会网络与乡村产业集聚发展锁...
关键词:乡土社会网络 乡村产业集聚 农贸市场 发展锁定 
乡村数字治理与农村集体行动
《中国农村观察》2024年第6期98-121,共24页张岳 张博 易福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数字金融对农村金融机构普惠目标与安全目标兼容性的影响与优化策略研究”(编号:72303056);河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赋能河北省农村集体行动能力的路径与策略研究”(编号:BJS2024088);河北大学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乡村数字治理对农民收入水平与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编号:HBU2024SS045)的资助。
提升集体行动水平是摆脱公共事物治理困境的关键。数字治理平台建设是乡村数字治理的重要维度,本文利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调查数据,考察数字治理平台建设对农村集体行动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治理平台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参...
关键词:集体行动 公共事物治理 数字治理平台 数字接入能力 数字应用能力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结构转换与机制创新——以资源约束型村庄为例
《中国农村观察》2024年第6期146-163,共18页何晓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重要论述研究”(编号:21&ZD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乡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理路研究”(编号:G1323524168)的阶段性成果。
打破乡村治理资源瓶颈,是新时期乡村治理现代化需要回应的基本问题。国家资源下乡虽然有利于民生发展,但也意外导致乡村治理的资源依赖问题。对于国家资源退场与村集体经济薄弱的资源约束型村庄而言,要解决好资源依赖问题,需要适应乡村...
关键词:乡村治理 治理结构转换 村民小组自治治理共同体 公共治理制度 
重点国有林区治理碎片化困境及破解对策——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分析被引量:1
《中国农村观察》2024年第5期116-137,共22页纪元 赵海兰 柯水发 
在国家推动治理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重点国有林区实施的政企分开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产生了治理碎片化问题,制约了林区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本文结合龙江森工集团有限公司和相关属地政府的林区治理实践,从主体、理念、...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 治理碎片化 多元治理主体 重点国有林区 政企分开改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