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品数:3046被引量:8094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华侨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书讯华侨投稿须知华侨华人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发文作者:王海明吴苑华郑向敏陈金龙谢朝武更多>>
发文机构:华侨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表演·想象·缺席——论黄锦树的马华文学“中国性”批判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30-138,共9页李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世界文学基本文献整理、多元谱系与观念重塑”(24&ZD243)。
黄锦树对马华文学“中国性”的态度十分复杂,并不像他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决绝。通过对黄锦树文论和小说的考察,可以发现他的马华文学“中国性”论述,主要集中于对马华文学“文化表演”“神州想象”“经典缺席”现象的批判。他认为这三...
关键词:黄锦树 马华文学 中国性 
中国国际传播话语实践的阐释与探索——基于“讲好中国故事”案例的修辞学分析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39-148,共10页张海超 
黑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基础研究支持计划资助项目“融合新闻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YQJH2024191)。
从古典修辞学理论中的“发明”“谋篇”“文采”“发表”视角切入,对近年来取得较高社会评价的“讲好中国故事”案例进行修辞学分析;借鉴新修辞学理论对建设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和讲好中国故事实践中的符号创新、形态应用、风格探索、...
关键词:中国故事 话语体系 国际传播 对外传播 修辞传播 邀请式修辞 
智能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境遇、挑战及其应对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49-160,共12页宋健林 
2024年度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标识概念研究”(24XNF028)。
随着智能媒体的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建构面临新的境遇,包括作为新型活动空间的平台化场域、作为多元观念争锋对象的弥散性思维和作为复杂影响因素的交互式公共空间。与此同时,智能媒体技术本身蕴含的意识形态性,外国大模型蕴含的...
关键词:智能媒体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认同 新媒体 人工智能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六届编辑委员会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1,共1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具体化探索及其启示——以马克思“希腊艺术评论”为中心的考察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5-12,共8页周子槱 周世兴 
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具体化探索及其当代意义研究”(FJ2023JDZ014)。
唯物史观具体化即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具体化,就是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具体对象,揭示其在具体的社会历史过程中生成的内在矛盾和历史特殊性,从中引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人们的行动。唯物史观具体化的目的,不仅是要对...
关键词:唯物史观具体化 马克思“希腊艺术评论”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道路的探索与理论启示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3-23,共11页刘卫卫 陈开炳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共产党国际联合的新发展研究”(FJ2024B005);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研究”(FJ2024JDZ010)。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共同夙愿。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怀揣共同富裕的伟大梦想,领导人民对共同富裕道路进行了锲而不舍的长期探索。先后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为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学习借鉴苏联模式,...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的出场语境、历史演进与机制凝练——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的历史求解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24-34,共11页宋德照 徐艳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坚持胸怀天下经验研究”(22ZDA014)。
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精神状态的反映与干事创业的凭借,其建基于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延续孕育的历史文化土壤之上、生发于中国共产党追求理想的进程之中、在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支撑下得以持续激发。百余年来,更为主动的精...
关键词:大党独有难题 干事创业 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马克思主义 
文化遗产地服务场景对游客契合行为的影响研究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35-52,共18页侯志强 邵婷婷 杨菲 樊玲玲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泉州世界文化遗产地文旅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与对策研究”(FJ2022B074)。
文化遗产地服务场景以各种要素作为刺激条件,在游客体验过程中激发其认知与情感反应,进而影响其行为,驱动了游客深度旅游体验,由此引发游客契合行为,这是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以文化遗产地泉州为案例地,通过混合研究方法...
关键词:文化遗产地服务场景 游客契合行为 原真性 文化共情 游客涉入度 
旅游企业ESG信息披露同群效应识别及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53-67,共15页张慧 王婷伟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阐释省委省政府重点调研课题“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走具有福建特色乡村振兴之路研究”(FJ2024Z030)。
在“双碳”战略引导下,如何推进ESG信息披露以实现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当下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以2011—2021年A股旅游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就旅游企业ESG信息披露的同群效应加以识别,并实证检验ESG信息披露同群效应对其企业价值的影...
关键词:旅游企业 ESG信息披露 同群效应 企业价值 
大学生协同祖辈出游的行为机理构建——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68-81,共14页罗景峰 陈烈扬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福建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示范效果评价研究”(FJ2018MGCA026)。
子女支持老年人出游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但隔代支持行为是如何产生及其延续的内在机理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研究。为此,通过对40名大学生的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探究我国大学生协同祖辈出游现象,以行为动因、行为约束、行...
关键词:大学生 隔代支持 老年旅游 行为机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