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作品数:1956被引量:6282H指数:30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吴炫李桂奎卜祥记林晖范宝舟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主题:资本资本逻辑唯物史观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乡村振兴背景下能源贫困对农村女性的影响:一种基于能力的视角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40-47,共8页常安娣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能源正义视角下农村地区能源贫困女性化研究”(CXJJ-2022-365)。
中国能源扶贫成果显著,已解决了绝对能源贫困问题。然而,农村地区的相对能源贫困问题仍较突出。传统能源贫困研究多侧重于经济学解释和技术解决方案,忽视了农村居民能源消费和使用的异质性,导致能源贫困的性别维度被掩盖,农村女性因能...
关键词:乡村振兴 能源贫困 农村女性 能力 
弗雷泽对哈贝马斯批判理论性别盲视的指认与批判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69-79,共11页饶烨飞 
上海财经大学2023年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资本主义批判在社会批判理论视阈中的复归”(项目编号:CXJJ-2023-369)。
作为法兰克福第三代批判理论家的南希·弗雷泽认为,哈贝马斯的社会理论无法充分阐释当代女性从属地位的基础,也无法回应当代女性主义运动的愿望,这使得他的理论未能充分发挥批判潜力。从弗雷泽对哈贝马斯进行批判的论点及其论证思路可...
关键词:批判理论 女性主义 南希·弗雷泽 哈贝马斯 
论自我意识的时间性结构
《理论观察》2025年第3期65-69,共5页高君见 
自我意识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意识。借助于自我意识结构的时间轴模型可直观地看到,主体我是当下之我,客体我是历史之我,自我意识就是当下之我对历史之我的意识。由于人的感性有限性,自我意识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具有命定的矛盾和误导结构...
关键词:自我意识 结构 历史之我 当下之我 上帝意识 
平台如何成为“领地”——“技术封建主义”的双重逻辑
《中国图书评论》2025年第3期9-18,共10页李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西方‘创伤’概念研究”(24BZW018)的阶段性成果。
法国学者塞德里克·迪朗从经济和媒介的双重逻辑中阐明了为什么我们正在进入技术封建主义。从经济逻辑看,不事生产的科技巨头的崛起使财富积累的主要模式正在从资本主义的利润模式转向封建主义的租金模式;从媒介逻辑看,随着社会的数字...
关键词:塞德里克·迪朗 技术封建主义 经济逻辑 媒介逻辑 数字母体 
“理想听者”可以决定语境敏感性表达的语义值吗
《哲学动态》2025年第2期116-130,共15页刘松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规范性哲学研究”(编号21&ZD049)的阶段性成果。
一般认为,说者的指示意图或交际意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指示词或一个句子相对于语境的语义值。这种观点是以说者权威为中心的,它将说者视为语境敏感性表达的真值承担者。金、尼尔、罗姆德-罗穆卢斯及施托克等人提出了以听者为导向...
关键词:理想听者 语境 指示词 意图 意义 
从“告知—同意”到“沟通—控制”:基于人机对话的互动式隐私保护机制
《中国出版》2025年第3期40-43,共4页乔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大数据背景下公众隐私风险感知与个人信息治理研究”(22CWX017)阶段性成果。
“告知—同意”机制是个人信息保护的核心规则,但在制度实施效果上受到诸多限制,典型问题如隐私政策冗长复杂,导致用户难以理解而沦为形式化的操作。文章结合对话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引入对话隐私的概念,提出通过人机对话的形式...
关键词:隐私政策 告知—同意 对话式人工智能 对话隐私 
“场景-目的一致性”:个人信息传播“断裂”与“连续”中的恒定参照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26-134,140,共10页林凌 程思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物识别信息传播风险及法律规制研究”(21BXW039)阶段性成果。
场景理论通过场景的多元化和差异性规范个人信息传播,认为个人信息多元化传播场景之间缺乏统一的规范框架,容易导致个人信息场景传播断裂。深入探索多元化场景传播的连续性本质,在场景动态演变中寻求稳定的参照系,是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
关键词:场景传播 个人信息 断裂 多元化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家的新经世致用论——以马克思主义史学四大家为中心
《河北学刊》2025年第1期111-121,共11页徐国利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形成了一种新经世致用论。这种新经世致用论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原则为指导,是对传统经世致用论批判与继承的产物,具体表现为史学求真与致用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史家 新经世致用论 科学性 革命性 实践理性 
前瞻式的道德责任理论:澄清与辩护
《哲学分析》2025年第1期128-138,199,共12页陆鹏杰 
前瞻论是当代主流的道德责任理论之一,该理论主张,谴责和赞扬等归责实践之所以是正当的,是因为这些实践会对归责对象的动机和行为产生积极的作用。这种理论因其不会受到决定论的影响而被视为一种相容论。近年来,有批评者指出,这种前瞻...
关键词:道德责任 谴责 决定论 相容论 前瞻论 
存身与救世的两难及其克服——《庄子·人间世》的生存论意蕴
《中州学刊》2025年第1期108-118,共11页郭美华 
《庄子·人间世》的主题,从其开端孔子与颜回的对话来看,是救世。但颜回所欲拯救的“世”,是扭曲的尘世。拯救尘世的真正展开,引出存身与救世的两难之境,这显露出道德自圣化救世的不可能及其悖谬,即自圣化反倒是世界的更深扭曲。由此,...
关键词:存身 救世 自圣化 无限性天地整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