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品数:1211被引量:4677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陈罡尤文忠冯健范俊岗高英旭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主题:落叶松蒙古栎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引种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天女木兰PIN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表达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29-39,共11页梅梅 王斯彤 刘怡菲 虞家昕 张芷瑞 陆秀君 
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计划项目(2022-BS-0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01508);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2022BS0704)。
[目的]天女木兰(Magnolia sieboldii K.Koch)是我国重点保护的具有观赏、芳香和药用价值的珍稀濒危野生木本资源植物,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树种无性繁殖困难,故以种子繁殖为主,但是种子具深休眠特性,种胚发育不完全致使种子萌发和出苗困...
关键词:天女木兰 生长素 MsPIN1b 表达模式 酵母单杂交 
刺五加活性成分及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辽宁林业科技》2024年第6期48-50,71,共4页周月 王一珈 臧健 高英旭 潘丰 郭志富 李胤之 
刺五加属于五加属植物中最为常见的药食兼用型林下野生植物资源,其根、茎、果实等部位均可入药,具有镇静助眠、抗疲劳、降血糖等作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对刺五加植物药理作用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并取得了大量的进展。对刺五加苷...
关键词:刺五加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药食兼用 
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表观遗传学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世界林业研究》2024年第6期20-25,共6页王浩 冯健 于世河 郑颖 卜鹏图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蒙古栎体胚发生技术优化及超低温保存技术建立”(2023QN2415);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栎类种质资源创新与良种选育关键技术研究”(23-410-2-12);辽宁省林草局2024年度依托国家林草局科技创新平台研发项目“蒙古栎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研究”(LLC[2024]1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人工红松节子生物学特性及对木材质量的影响机制”(2022YFD2201800-02)。
体细胞胚胎发生是植物体细胞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经过一系列形态与生理生化变化之后形成体细胞胚胎并最后形成再生植株的过程,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林木品种改良及大规模扩繁等领域。体胚发生过程具有复杂的分子机制,受到多个转录因子、激素...
关键词:体胚发生 表观遗传学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miRNA 
不同有机基肥对辽宁地区黄精生长的影响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4,28,共5页辛蕊 程贵兰 蔡智军 贾清贤 刘怡菲 郑一涵 
辽宁省教育厅2021年度科学研究经费项目(LJKZ1218)。
分别以海藻菌豆生物有机肥、发酵鸡粪、发酵牛粪作为基肥,研究不同有机基肥对黄精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海藻菌豆生物有机肥施肥量为1.5 kg/m^(2)、3.0 kg/m^(2)时,黄精当年出苗率均达到96.67%;施肥量为4.5 kg/m^(2)时,黄精当年出...
关键词:黄精 有机基肥 海藻菌豆生物有机肥 生长 
天女木兰MsARF5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功能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2024年第22期7378-7388,共11页刘琳 郝昕 邱实 关士鑫 艾万峰 梅梅 陆秀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31570621,No.31971647)资助。
天女木兰种子的形态和生理均具有休眠特性,其休眠解除程度与生长素的响应和信号转导有关,其中ARF基因家族起重要作用。因此,探究MsARF基因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及其活性结构,对解析ARF基因在天女木兰种子休眠解除中的作用机理有重要的...
关键词:MsARF5基因 启动子克隆 顺式作用元件 GUS染色 天女木兰 
红松优树半同胞家系的遗传变异及优良家系和单株选择被引量:2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10期1-6,共6页尚福强 高源 马晓雨 李连强 张利民 张丽艳 张杰 冯健 
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2020JH2/10200020);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2024QN1817);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基本科研项目(2023JH0211)。
通过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子代测定,选择优良家系及单株。以1988年营建的红松优树半同胞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结实量,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开展各性状的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遗传变异分析及...
关键词:红松 家系选择 遗传变异 遗传增益 
我国白桦遗传改良研究进展Ⅱ——生物技术在白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辽宁林业科技》2024年第5期50-53,共4页杨鹤 肖尧 任玉东 杨圆圆 冯健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建设计划项目(2024XKJS5238)。
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兴技术,对林木遗传改良工作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通过详细阐述分子标记技术在白桦遗传多样性探索、桦树亲缘关系解析及遗传图谱构建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介绍单基因克隆、遗传转化体系构建、基因文库设立、...
关键词:白桦 基因工程 分子标记 基因编辑 遗传改良 
黄花乌头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
《吉林林业科技》2024年第5期17-19,共3页孟凡金 叶景丰 
中央财政林草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辽[2023]TG08号)。
本文采用不同微生物制剂对黄花乌头病虫害进行了防治。结果表明:黄花乌头播种后,用哈茨木霉菌喷淋2次,每次用量2~4 g·m^(-2),猝倒病发生率为3.8%,较对照下降了7.6%;于栽培第二年和第三年生长季喷施细黄链霉菌800~1000倍液,每年2~3次,...
关键词:黄花乌头 栽培 病虫害防治 
不同种源红松生长性状和种实性状变异分析与评价选择
《种子》2024年第10期74-84,共11页尚福强 高源 马晓雨 张群野 李连强 冯健 
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2020JH2/10200020);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学科绩效后补助项目(2023-HBZ-1010);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2024QN1817);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学科绩效后补助项目(2024-HBZ-1110)。
本研究以29个16年生红松种源为材料,测定生长性状与种实性状,分析变异特征,综合评价和选择优良种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且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表型变异系数范围为8.74%~38.04%,遗传力的范围为44.63%~99.16%,...
关键词:红松 种源 生长性状 种实性状 变异分析 评价选择 
辽东山区次生蒙古栎成熟林空间结构及个体竞争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9期2492-2500,共9页张慧东 毛沂新 王睿照 朱健 夏杭 于大炮 尤文忠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2201004-05);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XLYC1902015);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计划项目(2021HQ1910);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项目(LLC[2022]13)资助。
天然成熟林的群落结构是森林长期演替的结果,具有合理的结构、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的生态功能。揭示成熟林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机制是科学开展森林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本研究基于林分的径阶结构、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4个结构参...
关键词:蒙古栎 空间结构 二元分布 竞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