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术学院现代艺术学院

作品数:40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徐松波刘晓姝陈昆董大明刘殊铭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主题:角色设计当代艺术动画作品中外影视丙烯画更多>>
发文期刊:《装饰》《美与时代(美学)(下)》《艺术界》《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时空游走的布道者——徐松波访谈录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2013年第3期78-82,共5页徐松波 皮皮 
主持语:徐松波的作品着重于主观表达的介入,他努力地尝试、提升和深化个人的语言系统;在对画面反复的推敲过程中,不断地接近与印证他所感知到的语言表述方式,进而用问题意识来超越绘画在当代艺术中的窘境和局限。他的作品表现的纠结和...
关键词:布道者 松波 油画家 布面油画 徐老师 超现实主义 西方油画 就是你 母体文化 里长 
夜行的求法者——徐松波作品及其画题诗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42-42,共1页徐松波 邵亮 
一般人谈及"诗画互题",画多限于毛笔宣纸的中国画,在十一世纪的文化现实当中,这或许是一种画地为牢的不必要局限。由此,期"诗画合璧"栏目尝试着推出这样的一次诗画组合:天津美术学院艺术徐松波带有超现实主义气质的玄奘似乎是一个更深...
关键词:徐松 求法 天津美术学院 题诗 作品 超现实主义 文化现实 美术史论 
对女性艺术的思考
《美术观察》2011年第7期116-116,共1页韩淑英 
女性艺术在今天仍是一个有很多争议的命题。西方的女权主义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而从90年代起,国内一系列对于女性话题的讨论开始有了一点点女权主义的成分。今天的中国当代女艺术家,大部分不愿意把自己归入女性主义艺术家行列。对她...
关键词:女性艺术 女权主义 女艺术家 60年代 90年代 女性话题 中国当代 女性主义 
动画角色设计中审美观的培养与实践探索
《电影评介》2011年第2期85-86,89,共3页刘晓姝 王丽莎 
动画片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独特类型,越来越丰富和成熟。在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对角色性格特征的掌握是设计角色形象的灵魂,而审美情趣则是为了彰显角色独特个性的辅助基石。角色造型设计之美的依托是建立在市场规律之上的,只有深入研究...
关键词:角色设计 审美 实践探索 
体验式艺术教育观之网状课程体系初探
《文艺争鸣》2010年第11X期163-165,共3页邓国源 王爱君 陈红汗 刘姝铭 
1964年,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其著作《理解媒介》一书中就提出了媒体即信息的理论。时隔近半个世纪的当下,我们不仅置身于信息衍生与传播空前多元化的媒体时代,甚至。
关键词:艺术教育 当代艺术创作 媒体时代 传播学家 体验式 导师组 艺术教学 现代艺术 艺术修养 中国当代美术 
以当代艺术的视角看数字影像艺术的发展被引量:6
《影像技术》2010年第5期11-13,30,共4页陈昆 
摄影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摄影艺术品不再单单是平面视觉而且是在触觉甚至是在嗅觉上使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得到充分的表现。新媒体艺术呈现出后现代文化现象种种表征,成为艺术世界中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领域。而数码艺...
关键词:摄影 数字影像 影像艺术 创作手段 当代艺术 艺术语言 
浅析油画艺术的意象语言特征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0年第9期19-19,共1页王旸 
作为油画艺术的一个分支,意象表现语言具有油画艺术的一般特征。但是,由于创作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追求的不同,意象油画的表现语言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它更倾向于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其语言特征,是在中国绘画中的笔墨精神及若干技法语言...
关键词:写意 意象语言 中国文化精神 
媒体艺术时代的艺术教育观初探被引量:1
《美术研究》2010年第4期86-88,97,共4页邓国源 王爱君 陈红汗 刘殊铭 
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已经朝着多元方向发展;媒体传播作为影响当今世界的重要话语方式,已经引起了一种新的艺术话语的重大变革,因此国内艺术学院的高等艺术教育也正在面临适应媒体艺术话语新趋向的重大调整。艺术学院的教师在实施艺术教...
关键词:艺术教学 体验的方式 环境浸染 艺术创造 自觉 顿悟 
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元素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74-75,共2页张欣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当人们提到数字媒体艺术的时候往往和影视艺术创作直接挂钩,认为数字媒体就是和数字电视差不多的一种意识形态工具。其实不然,所谓数字,所谓媒体,并不是特指高端技术下的现代化产物,它在原始社会就早已存在...
关键词:数字媒体 艺术创作 元素 媒体艺术 意识形态 数字电视 原始社会 现代化 
从中外影视动画作品看角色设计之优劣被引量:3
《电影评介》2010年第4期14-14,31,共2页王丽莎 
动画角色设计风格多样,流派分呈。一些优秀的动画角色至今仍使人难忘,而另一些却被人们遗忘。对中外影视动画作品角色设计的优劣势分别进行研究,对我国动画角色设计的创作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影视动画 角色设计 优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