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族学院法学院

作品数:28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发文主题:高校法治视域法学教育藏区生态更多>>
发文期刊:《光华法学》《科技风》《西部学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G地环境犯罪案件特征及司法情况分析——以170份判决书为分析样本
《森林公安》2022年第3期26-31,共6页吕彩霞 
四川民族学院康巴文化研究中心孵化项目(项目编号:KBFH2123);四川民族学院自办项目(项目编号:XYZB2123SB)研究成果
近年来,随着全国范围内的环境资源司法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地方法院深入推进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但我国该领域的法律规范、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都还不完善,且各地的地域情况、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特点、相关政策各异,暂难有统一的模式可循...
关键词:地方法院 环境资源审判 司法现状 人文特点 判决书 实践探索 经济发展水平 犯罪案件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对高校线上教学低认可度的研究分析被引量:1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第6期179-181,199,共4页向前 
四川民族学院2018—2020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转型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设”;2019年度四川民族学院校级教改项目:“民族地区高校应用型示范课程‘金课’建设路径研究”。
因抗疫期间线上教学平台仅发挥了教学内容辅助展示功能,线上教学效果难以获得高校学生的普遍认可。本文基于系统论视角,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当前线上教学系统要素间存在的单向线性关系问题,并提出了“以教学内容改革为切入点,建立教...
关键词:耗散结构理论 线上教学 认可度 研究分析 
对高等教育改革中实践教学运作原理的理论研究被引量:2
《科技风》2020年第31期54-55,共2页向前 
四川民族学院2018-2020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立项项目《应用型转型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设》;2019年度四川民族学院校级教改项目《民族地区高校应用型示范课程“金课”建设路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实践教学源于创业教育理念的兴起。实践教学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及国家五方关联主体的目标定位、功能契合及协调运作是实践教学稳定、高效运行的体制机制保障。
关键词:实践教学 创业教育 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人才 
寻求社会稳定与个人权利的统一与和谐--维稳与维权关系探析被引量:1
《职大学报》2020年第5期119-124,共6页张雷 
四川省甘孜州社科理论研究课题“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的维权与维稳关系研究”(项目编号:gzsk201813)的最终成果。
“维稳”与“维权”是当下常见诸媒体与网络的高频词汇,两者之间的“纠缠”也是我国当前社会治理领域中的一种独特现象。维稳与维权是一对矛盾共生体,现实经验表明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能人为地将二者对立起来。在处理维稳与维权的...
关键词:维稳 维权 社会稳定 个人权利 法治 
论盗窃罪的秘密性要素——兼论对“公然窃取说”的质疑
《西部学刊》2020年第8期58-62,共5页杨馥铭 
秘密性是成立盗窃罪的必备要素,也是盗窃罪区别于抢夺罪的关键。将公然以平和手段取得他人财物的行为认定为盗窃罪违反社会的一般观念,不符合我国的立法实际。为克服理论上的缺陷,应将秘密性要素严格限定在盗窃罪的客观要件之内,并运用...
关键词:盗窃罪 秘密性 认识错误 
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实验课教学模式探究被引量:1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73-77,共5页杨馥铭 
四川民族学院2018-2020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民族高校法学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
当前高等院校法学实验课教学普遍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专业师资不足,实验流于形式,学生兴趣不高等问题。对此,应突破单一教学模式,加强实验课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考评机制,增加课程趣味性,从而充分发挥实验课教学在法学...
关键词:法学实验室 实验课教学 法律实践 
法律职业技能培养在民族高校法学教育中的实践被引量:2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66-69,共4页武雪萍 
四川民族学院2017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民族院校法学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体系建设研究——以四川民族学院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xjjg23;四川民族学院2018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外阅读+专题讨论+职业技能训练:应用型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实践与探索”研究成果
法科生职业技能培养是所有高校法学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民族高校肩负着为民族地区培养实践型法律人才的重任,更应重视其法科生的职业技能培养问题。本文对民族高校法学本科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进行介绍,重点阐述民族高校法学教...
关键词:法律职业素质 法律职业技能 案例教学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实践意义探析——以四川民族学院“五月花号·创意书吧”创业项目为例
《山西青年》2019年第18期29-30,共2页罗梓丹 王艺潼 张蓉 罗秋燕 张雷(指导) 张娜娜(指导) 
四川民族学院2018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五月花号·创意书吧”的成果(项目编号:201811661036)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之一,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本文在总结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现状的基础上,以四川民族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五月花...
关键词:创新创业 创业项目 创意书吧 
刑法学教学中刑事习惯问题的话语转换
《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30期196-197,共2页胡选洪 
笔者主持的教育部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刑事习惯、刑事政策与藏区刑法适用互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4YJC820022)的阶段性成果
在刑法学的教学过程中,习惯法或民间法的概念话语及其思维可能存在不利于法治建设的隐忧,需要确立刑事习惯的概念定位。通过对刑事习惯问题的话语转换,在现有刑法理论、刑事实体法和刑事程序法的规范空间中,刑事习惯的相关情形完全可以...
关键词:刑事习惯 理论 实体法 程序法 话语转换 
刑法变通的教义学立场:法益侵害说或结果无价值论之提倡
《刑法论丛》2019年第2期421-444,共24页胡选洪 
笔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刑事习惯、刑事政策与藏区刑法适用互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4YJC820022)的阶段性成果.
刑法变通意在解决国家制定的刑法与民族习惯法之间的冲突与紧张关系。根据已有的研究现状与立法现实,对刑法变通问题的研究方向应当回归教义学思路。刑法变通的规范违反说立场存在相应缺陷。法益侵害说具有更符合民族地区民众的常识、...
关键词:刑法变通 规范违反说 法益侵害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