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作品数:41被引量:12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周云于海洋应莉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主题:机器人社交新媒体动画电影微软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电影》《中华女子学院学报》《青年记者》《电影评介》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非遗类短视频美学价值转向分析
《新闻传播科学》2023年第2期210-219,共10页游钰璇 魏金梅 
近年来,“非遗 + 短视频”的传播模式成为了社会热点,短视频的发展为非遗的现代化传承注入了新鲜血液,但要使古老的非遗真正活起来,还有许多要面对的难题。精神美学价值无法体现、实用美学价值转向困难的问题阻碍了非遗实现从影像空间...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短视频 美学价值 实用美学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的实证研究被引量:6
《教育传媒研究》2022年第5期50-56,共7页韩秀 王昱迪 张富芝 
中华女子学院2021年度校级院校发展类课题“女院网络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YX2021-0307)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将面向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毕业生的1128条网络招聘信息作为抽样样本,采取内容分析法对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现状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目前用人单位最需要的三大热门网络新媒体岗位类别是运营类岗位、产品经理类岗位、产品销售类岗位。
关键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招聘 就业市场 
少数民族动画电影的民族性与现代性追求--以《阿凡提之奇缘历险》为例
《西部广播电视》2022年第7期106-109,共4页覃晓玲 
2021年度中华女子学院校级课题“文化自信语境下中国动画电影的文化创新战略”(ZKY209020223)。
本文从民族性与现代性两个角度分析《阿凡提之奇缘历险》这部少数民族动画电影的成功经验。这部电影从人物形象的开发与再造、民族文化符号的奇观化呈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三个方面完成了民族文化符号的美学呈现。另外,这部电影在...
关键词:《阿凡提之奇缘历险》 民族性 现代性 
困境、风险防治与对策:高校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被引量:3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105-110,共6页刘旸 
中华女子学院2020年思政重点课题“新媒体视域下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研究”(项目号:ZKY200010404);2021年党史教育活动重点课题“3分钟了解百年党史、校史系列微课”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号:ZKY201020205)。
新媒体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阵地,探索新媒体背后的传播规律,提高校园舆情的风险防范意识,引导大学生新媒体实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是研究的出发点和终点。在促进信息传播的同时,高校新媒体账号面临着内容同质化、形态单...
关键词: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唐代藉田礼仪演变与书写范式
《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12期34-42,共9页王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Z237)——中国古代都城文化与古代文学及相关文献研究。
藉田礼发展到唐代,已经形成相对固定的礼仪规范,同时太宗、玄宗、肃宗等在方位、地点、流程方面对之进行了灵活的调整,呈现出皇权凌驾于礼仪之上的倾向。与之相应的藉田书写,侧重点也不在于礼仪本身,而在于沟通政治情感,既传达赞美圣君...
关键词:藉田 礼仪 书写 范式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专业社团建设路径探索——以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CWU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社团为例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109-114,共6页石海玉 
高校学生专业社团是大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组织,在大学校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应重视学生专业社团实践育人作用,通过引导和加强管理帮助学生专业社团发展,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本文以中华女子学院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 学生专业社团 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 
高校二级学院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运营——以中华女子学院二级微信公众号“CWU文传”为例被引量:1
《传媒论坛》2021年第20期160-161,164,共3页石海玉 
中华女子学院2019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中华女子学院‘CWU文传’为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KY2080220916)
高校二级学院微信公众平台是学院的对外宣传窗口,更是学生锻炼的平台,为此我们应该把握微信公众微信平台的建设方向,主动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本文分析中华女子学院二级微信公众号"CWU文传"内容运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微信公众号...
关键词:高校微信公众号 内容运营 “CWU文传” 
媒介依赖的遮掩效应:用户与社交机器人的准社会交往程度越高越感到孤独吗?被引量:32
《国际新闻界》2021年第9期25-48,共24页韩秀 张洪忠 何康 马思源 
中华女子学院校级科研重点课题“性别视角下智媒用户的媒介依赖影响机制研究”资助,项目编号KY2021-0210。
社交机器人越来越多出现在社交网络中,用户与社交机器人的交往日益频繁,这种准社会交往行为会让人变得更孤独吗?本文研究准社会交往、媒介依赖如何对孤独感产生影响。采集并分析微软小冰用户数据(N=2886)的结果显示:媒介依赖在准社会交...
关键词:社交机器人 准社会交往 微软小冰 孤独感 媒介依赖 
社交机器人的“人格”测量——一项基于艾森克问卷的探索性研究被引量:7
《青年记者》2021年第18期45-46,共2页韩秀 
中华女子学院校级科研重点课题“性别视角下智媒用户的媒介依赖影响机制研究”(项目编号:KY2021-0210)资助。
本文基于媒体等同理论和人格理论,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社交机器人代表产品微软小冰的"人格"进行测量。研究发现,基于网络大数据语料库的微软小冰人格反映出互联网真人用户的人格,对社交机器人的研究,本质上是对人的研究。
关键词:社交机器人 微软小冰 人格 艾森克问卷 
“十七年”“海派电影”的通俗剧传统与现代性书写
《当代电影》2021年第8期88-92,共5页李飞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民国期间"海派电影"白话现代主义突出体现的通俗剧以新的方式延续。在"十七年"期间,海派通俗剧传统在经历了最初的挫折之后,又在社会主义改造后积极同社会主义建设结合。本研究以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影片为例,分析"十七年...
关键词:“十七年” “海派电影” 通俗剧 现代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