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作品数:8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主题:新媒体文学经史礼乐教化文以载道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海外文摘》《产业与科技论坛》《校园英语》更多>>
所获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南北朝时期的辽宁书法考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98-106,共9页王春艳 杨宝林 
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国际中文实践创新立项“国际中文教育地域文化教学课程建设与实践”(YXJHCX23-035)。
南北朝时期的辽宁书法创作主要集中于北魏时期的辽西地区,如朝阳出土的《张略墓志》《刘贤墓志》。它们是辽宁境内发现最早的墓志。最著名的书法作品应该是义县万佛堂的《元景造像记》和《韩贞造像记》。该时期辽宁出现了不少书法名家,...
关键词:辽宁书法 南北朝 碑刻 书法家 
浅析俄罗斯葬礼仪式的文化意义
《海外文摘》2024年第6期0011-0013,共3页董然 
葬礼是人在死亡后举办的一场重要仪式。葬礼文化流传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重视葬礼,如《荀子·礼论》中说: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意思是对待死者,就像对待他生前一样。...
《西游记》的忧患意识与释厄主题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92-97,共6页孟曙光 黄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国古代文学阐释机制研究”(20XZW003)。
中华文化中传统的忧患意识与礼义精神、仁爱精神、淑世精神以及担当精神、志道精神紧密相连。《西游记》是一部饱含忧患意识的作品,其作者从忧患意识出发,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孙悟空帮助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以释厄为主题,探索由凡而圣理...
关键词:《西游记》 忧患意识 士志于道 三教归一 释厄 
浅析课堂环境设计对留学生的汉语学习作用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年第2期134-135,共2页李军 
汉语是比较复杂的语种,也是学习难度较高的一种语言。由于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加,使得中国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国内各大高校针对留学开设了汉语教学课程,而汉语教学作为语言类的课程,除了理论知识的学...
关键词:课堂环境 留学生 汉语学习 课堂氛围 
朝鲜的朝鲜战争题材小说人物类型分析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68-73,共6页徐桐 
辽东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9BS008)。
朝鲜战争时期,朝鲜战争题材小说强调文学的意识形态及政治宣传功能。由于战争的需要,朝鲜作家自觉站在社会主义国家同入侵的帝国主义者进行战争的正义立场上,为了赢得胜利,鼓舞士气,集中描写了敌我双方的四大类人物形象,即英勇顽强的朝...
关键词:朝鲜战争 朝鲜小说 人物类型 
浅析语篇分析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校园英语》2019年第48期41-41,共1页高琳 段媛薇 
《高级英语》不仅是英语专业的必修阅读类课程,而且也是巩固和培养学生全方位能力的一门课程。如何教好这门课程也一直是教师关注的焦点。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应融入多种教学方法,其中的语篇分析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扮演...
关键词:《高级英语》 语篇分析 
“道”的文学与文学的“道”——“礼失求诸野”与中国文学载道传统之二(下)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24-32,共9页李克臣 黄丽 
中国古代文学无论个人抒情言志,还是对群体社会关怀,其优秀之作都是"载道""弘道"之作。中国古代文学所载之"道"与礼"义"同。中国古代"文以载道"传统始于孔子修《春秋》。自春秋时起礼之义先后以经史和文学形式在民间传播。历经坎坷而又...
关键词:文以载道 孔子《春秋》 礼乐教化 经史教化 文学教化 新媒体文学 
“道”的文学与文学的“道”——“礼失求诸野”与中国文学载道传统之二(上)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31-39,共9页李克臣 黄丽 
中国古代文学无论个人抒情言志,还是对群体社会关怀,其优秀之作都是"载道""弘道"之作。中国古代文学所载之"道"与礼"义"同。中国古代"文以载道"传统始于孔子修《春秋》。自春秋时起礼之义先后以经史和文学形式在民间传播。历经坎坷而又...
关键词:文以载道 孔子《春秋》 礼乐教化 经史教化 文学教化 新媒体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