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大学学报编辑部

作品数:25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发文主题:高校文化自觉通识教育多元文化背景高中文言文教学更多>>
发文期刊:《粤海风》《出版发行研究》《乐山师范学院学报》《课程教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生命意识探赜——以《匿名》为中心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84-90,96,共8页张露露 徐梅 
王安忆在代表性作品《匿名》中突破自我,摒弃具象化写作,采取抽象的写作方式。该作品主要叙述上海人老新意外误入边缘地域林窟、野骨、九丈等地,结识边缘人郭睦、哑子、麻和尚等人,在相处过程中边缘人不同的生命体验呈示了不同的生命体...
关键词:《匿名》 王安忆 生命意识 
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编辑技能和素养探究
《华声》2024年第7期0068-0070,共3页马燕 
在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作为知识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学术期刊必须调 整定位,拥抱变革。学术期刊编辑不仅需要具备传统的审稿、编辑和出版技能,还应 积极应对数字化带来的挑战。首先,编辑需要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数字化出 版工...
关键词:数字化 学术期刊编辑 能力 
维吾尔语言专业学习者元音发音的实验研究——以南疆K大学为例
《喀什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71-76,共6页阿依努尔·亚生 麦麦提艾力·依的力斯 
论文以语音格局理论、迁移理论和中介语理论为基础,运用实验语音法提取维吾尔语言专业学生维吾尔语元音的第一共振峰(F1)和第二共振峰(F2)数据,绘制声学元音图,并对维吾尔语和汉语语音格局,以及维吾尔语言专业学生和维吾尔语标准发音人...
关键词:维吾尔语言专业学生 汉语元音 维吾尔语元音 发音 影响 教学策略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革命活动的研究综述及趋势展望
《喀什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26-34,共9页丛培兵 徐梅 丁默 
喀什大学新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与文化研究基地课题“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喀什革命活动口述史研究”。
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革命活动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梳理。探讨了学界在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革命活动的整体研究,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域或不同历史阶段活动的研究,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政治品格研究,党员个体活动研究...
关键词:共产党人 新疆 革命活动 现状 趋势 
论王安忆《纪实与虚构》中的空间书写被引量:3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67-74,共8页徐梅 张露露 
王安忆的自传体小说《纪实与虚构》将空间作为实践活动中的媒介与产物,分别建构了纪实性的个体成长史和虚构性的母系家族神话。王安忆从源于上海这一地域空间的地缘性隔膜着手,在建构母系家族神话的动态空间中进行生命追溯与精神探寻,...
关键词:王安忆 《纪实与虚构》 空间书写 心灵空间 
《长征:中国纪行》:红色中国形象的建构
《喀什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63-69,共7页张海燕 徐梅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0世纪法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20XJJA752001),喀什大学教研教改项目“外国文学线下金课的实践探究”(KJCY2103)。
《长征》以波伏娃在中国的亲历亲闻,对中国的农业、工业、文化、政治、城市等进行了全面的书写,用雄辩的事实和精深的分析驳斥了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操控的“红祸论”的文化偏见,建构起20世纪50年代被西方主流话语遮蔽的真实的红色中国形...
关键词:波伏娃 红色中国 乌托邦 写实原则 论辩色彩 
语文新课标中“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呈现及教学启示
《课程教学研究》2023年第4期100-108,共9页赵宇洁 徐梅 
本文以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研究对象,以“语文方法性知识”为研究视角,采用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在阐明“语文方法性知识”的概念及意义的基础上,梳理概括“语文方法性知识”在新课标中的内容呈现及特点...
关键词:语文新课标 语文方法性知识 
当代新疆诗歌艺术的审美建构--以赵力《纵笔山河》的诗歌实践为例
《粤海风》2022年第6期66-72,共7页徐梅 
当代新疆诗歌创作是中国诗歌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关键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审美建构 诗歌艺术 文学审美 领域专家 现实语境 诗歌创作 时代脉搏 
《中国书简》:谢阁兰“异域情调”理论实践的文本
《文化与传播》2022年第3期6-12,共7页张海燕 徐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0世纪法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20XJJA752001);喀什大学教研教改项目“外国文学线下金课的实践探究”(KJCY2103)
《中国书简》是谢阁兰初次旅行中国时创作的文本。无论是对中国进行审美观照的强调,还是保持自我个性的追求,谢阁兰都在中国的行旅中,在热爱、清醒的克制中获得了对中国的独特观感,从而在“沉进去”与“走出来”的转换中,在“真正的中...
关键词:谢阁兰 真正的中国 想象的中国 多异 自我探索 
米修笔下的中国形象建构及生成机理
《喀什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72-78,共7页张海燕 徐梅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疆项目“20世纪法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20XJJA752001);喀什大学教研教改课题“外国文学线下金课建设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分析了米修笔下建构的中国形象:具有多重性与复杂性的民族性格,丰富而深奥的哲学命题和智慧沉淀,多样化的文化形态与生态。在此基础上阐明了米修作品中国形象构建的生成机理:西方世界对中国形象的...
关键词:米修 中国形象 生成机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