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牧学院党委宣传部

作品数:15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李小兵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主题: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西藏教育历史使命青年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青年》《青年学报》《炎黄春秋》《思想教育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亲历者眼中的西北西藏工委
《炎黄春秋》2025年第3期24-28,共5页李华兴 
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史融入当地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教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4VSZ137);2023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西藏民主改革史”融入当地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3JDSZK093)。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在北京签订,宣告西藏和平解放。根据《协议》规定,中央决定由川、滇、青、新进军西藏完成驻防。其中,西北西藏工委自西北沿青藏线进藏。
关键词: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地方政府 青藏线 进军西藏 亲历者 西北 
马克思的职业选择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重读《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75-81,共7页李华兴 
2023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西藏民主改革史’融入当地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3JDSZK093)。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蕴含着马克思关于青年“为何择业”“如何择业”“择什么业”的深邃思考。当代大学生,既有许多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职业选择方面的“紧需求-慢就业”“需求多-意愿少”“亟需人-招不到人”“持续性-灵活性...
关键词:马克思 职业选择思想 当代大学生 
文化润疆视域下新疆屯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5年第1期181-187,共7页肖陈燕 张克克 
教育部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西藏民主改革史’融入当地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3JDSZK093);西藏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历史贡献和基本经验及其在西藏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SK2023-43);西藏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2024年度一般课题“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西藏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内部动机研究”(项目编号:XZEDGP240041);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2024年度校级课题“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数学科目教学质量提升研究”(项目编号:LZZX2024009);西藏农牧学院2023年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专项课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启示研究”(项目编号:SZ2023-5);西藏农牧学院2023年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驻村干部参与西藏乡村治理研究”(项目编号:NYQNKY2023-09)。
文化润疆工程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疆的具体实践。新疆屯垦文化作为“文化润疆”工程中“文化”的具象化形态,不仅是边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更是促进民族团结、推动文化润疆的宝贵资源。传承新疆屯垦文化与实施文化润疆工...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屯垦文化 文化润疆 文化认同 文化自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确保粮食安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任务
《中国青年》2023年第6期56-57,共2页李华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
关键词:粮食安全 乡村振兴 永久基本农田 耕地红线 高标准农田 党政同责 利益补偿机制 种粮农民 
新时代好青年:科学内涵、历史使命和实践路径被引量:3
《青年学报》2022年第6期42-48,共7页李华兴 胡震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藏地区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研究”(项目批准号:21AZD051)
新时代好青年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指向“好青年”的人才目标,具有有理想体现出价值立场、敢担当体现出责任能力、能吃苦体现出精神姿态、肯奋斗体现出行动落实的科学内涵。始终成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实现中...
关键词:新时代好青年 科学内涵 历史使命 实践路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空间营造研究被引量:1
《西藏发展论坛》2022年第4期26-31,共6页刘毅 
2021年西藏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老西藏精神与文化自信关系研究”(项目编号:SK2021-17);西藏农牧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理论研究课题“老西藏精神与文化自信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的重要场域。铸牢网络空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缩短社会空间距离,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当前网络空间内一定程度上存在网络民粹主义、网络虚无主义以...
关键词:铸牢 网络空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仪式教育:高校思政课落实“八个统一”要求的着力点
《西部素质教育》2021年第24期73-75,共3页李华兴 
2019年西藏自治区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项目“仪式教育在西藏高校思政课育人中的作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JG-53)。
文章首先阐述了仪式教育的科学内涵、特点及优势,然后分析了仪式教育贯通“八个统一”之要求,最后提出了仪式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包括梳理思政课内容,寻找仪式教育的切入点;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平台,营造仪式氛围;依托思政课...
关键词:仪式教育 高校思政课 “八个统一” 
新时代西藏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
《西藏教育》2021年第11期11-14,共4页李华兴 普布次仁 
2021年国家社科重点项目“西藏地区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1AZD051);2019年西藏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习近平总书记致西藏民大贺信精神的哲学梳理”(项目号:SK2019-27)的阶段性成果。
学懂弄通做实总书记的贺信精神,需要从重大意义、科学内涵、贯彻落实等方面着眼着手。重温总书记的贺信精神,对于推动新时代西藏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关键词:贺信精神 西藏教育 高质量发展 
藏东南农牧区“中央治藏方略”政策教育及实践成效分析——基于林芝市三个县572个样本的调研数据
《西藏研究》2019年第5期83-89,共7页李华兴 普布次仁 
国家社科基金2017年度重点项目“边疆治理视野下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研究”(项目编号:17AMZ001)阶段性成果
受自然条件艰苦、基础建设滞后、文化交流不畅等条件所限,藏东南部分边远贫困乡村地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现象比较明显,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存在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部分农牧民群众对中央治藏方略的政策认知,迟滞了社会主义...
关键词:藏东南农牧区 中央治藏方略 政策教育 实践成效 问题与改进 
践行“四讲四爱” 续写“光辉篇章”
《新西藏》2018年第10期27-29,共3页李华兴 
在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九次党代会决策部署之际,着眼于新时代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步入稳定、发展、改革关键时期的理...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经济社会发展 教育实践活动 篇章 续写 小康社会目标 国有企业职工 青少年学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