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

作品数:53508被引量:176211H指数:112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冯晓青刘纪鹏马怀德樊崇义陈光中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主题:法律刑事诉讼法治司法法律规制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粮食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合同中的政府权责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99-112,236,237,共16页李蕊 张彩彩 
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杰出学者支持计划资助项目。
粮食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制度关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落实。政府作为粮食安全保障的主要责任主体,其权责的厘清是社会责任储备制度构建的核心内容。实践中,粮食企业社会责任储备主要以合同方式建立,但囿于合同关系不清、性质不明,政府权责...
关键词:粮食安全 企业社会责任储备 行政合同 监管权 动用权 
静态对等翻译理论中“市”的法译策略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111-117,共7页朱琳 彭成远 
行政区划名称作为重要的法律概念,其准确翻译对推动国际交往和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中法两国行政区划体系的不同,加之中国行政体制的变革,中国的行政区划名称出现了与原有含义不完全一致的现象。以“市”为例,其原本仅指城市...
关键词:行政区划  静态对等 跨文化交际 
裁判文书潜在结构对司法判决预测的影响——以彩礼返还纠纷案件的判决书为例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86-103,共18页杨棋 胡威 
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项目编号:E3Z0000804);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创新基金青年项目“概率图模型视角下关键核心技术发展态势感知与预测”(项目编号:E4C0001302)。
构建司法判决预测模型,有助于优化类案检索与类案推荐的效果,从而提高审判质效,支撑智慧法院的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文章结合法律领域特点进行知识表征与推理,从判决书中提取关键事实信息、地域信息和裁判理由的文本潜在结构,构建法...
关键词:司法判决预测 类案检索与推荐 智慧法院 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文本主题模型 
流域协调机制的功能定位与制度完善
《水利经济》2025年第2期108-116,共9页唐丽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2&ZD138)。
新时代流域立法在流域管理体制方面实现了重大制度创新,即明确建立流域协调机制。然而,当前流域协调机制的施行尚显滞后,地方间的协作机制停留在各自为政的层面,未能充分发挥流域协调机制的功能。流域协调机制促进我国从流域管理向流域...
关键词:流域协调机制 统筹协调 流域立法 系统论 
《仲裁法》修改的理想与现实——以总则为视角
《南大法学》2025年第2期1-15,共15页宋连斌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法治现代化视角下我国国家法治形象构建问题研究”(批准号:20BFX001)的阶段性成果。
1994年《仲裁法》修改之必要在仲裁界及相关的法律界已形成一定共识。我国立法机关在修改《仲裁法》时,应注意继承与扬弃相结合、理念与规则相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及民间化相结合、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基于实证,总结过往,从更好地利...
关键词:1994年《仲裁法》 商事仲裁 仲裁法修改 立法科学性 
云取证的学理反思与制度调适
《财经法学》2025年第2期174-189,共16页张正昌 
云计算环境具有虚拟化、实时性、多租户、弹性伸缩、去中心分布等特征。较之常规电子数据,居于其中的云数据表现出分割离散性、动态变化性、第三方控制性等新特点,要求云取证符合更严苛的实时化、更复杂的自动化、更强效的协同化要求。...
关键词:云计算 云取证 自动化取证 电子数据取证 执法管辖 
论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的宪法价值秩序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37-49,共13页黄一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宪法规范下环境法律体系化研究”(21XFX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法律制度体系研究”(20ZD186)。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若想从成典走向善治,须以宪法价值秩序为基础。而宪法价值秩序的全面与中立之争,影响其指引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的具体方式。回到诠释学的视野,以宪法文本为依据厘清宪法的内部规范层次,是宪法价值秩序指引生态环境法典编...
关键词:生态环境法典 价值秩序 宪法 环境法律体系 
突破难点,守正创新:奋力推进《刑事诉讼法》的第四次修改
《南都学坛》2025年第2期59-65,共7页樊崇义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于2023年9月发布了本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把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纳入本届人大常委会任期内提请审议的修改草案,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第四次修改。这次修改的背景和要求与前三次修改有着重...
关键词:司法现代化 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现代化 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 司法改革 诉讼模式 联合国刑事司法最低限度标准 “宜粗不宜细” 精密立法和司法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中再审程序的完善
《政法论坛》2025年第2期3-12,共10页陈光中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23&ZD169)的阶段性成果。
刑事再审程序作为一种非常规性救济手段决定了其运行理念应当在“依法纠错”和“维护生效判决、裁定的稳定性”之间寻求平衡。受“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理念形成的司法惯习影响,我国刑事再审的司法实践出现两个情况,一是有错必纠,而忽视...
关键词:再审程序 依法纠错 既判力 程序启动 审理程序 
生成式人工智能价值链行政监管与侵权责任的匹配
《政法论坛》2025年第2期36-46,共11页谢尧雯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行政规制与侵权法机制的组合配置研究”(19CFX022)的阶段性成果。
生成式人工智能价值链具有多主体参与、机器自主学习的特征,法律规制需要实现行政监管与侵权责任的效率匹配。行政监管旨在预防系统性风险,为基础模型研发者、专业模型研发者、服务提供者设定基础行为义务,增强价值链透明度,从而促进价...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价值链 行政监管 侵权责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