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作品数:12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吴侃金玺罡刘志昱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主题:小考身世不说《竹林中》《心》更多>>
发文期刊:《成才与就业》《外语教育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外语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评价理论视阈下中日广告语对比研究被引量:2
《广告大观(理论版)》2020年第4期74-82,共9页张颖 
本文从评价理论出发,对中日文各100条饮食类广告语进行定量和定性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同为广告语篇,均有词汇少信息量大、评价性词汇占比基本相同的语篇特点;都倾向于使用明确性评价,采用"动之以情"策略;级差集中在语势和聚焦两范畴。...
关键词:评价理论 广告语 中日对比 饮食类 
见面
《上海文学》2018年第12期107-107,共1页吴远洋 
期待彻底晾干前有破碎的云塌陷跌落 以陈旧的夜包裹我们深颜色的冷和腥气之中
关键词: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発話の三層構造による文分析
《外语教育研究》2014年第4期1-5,共5页吴侃 
数十年前に、三上章氏が問題提起した「新聞を読みたい人は、ここにありますよ」という文について、今でも説得力のある解釈はない。当時、三上氏が与えた解釈は、文法(統語論)によるものではなく、語用論によるものであった。この文は...
关键词:語用論 発話 モダリティ 命題 
额田王身世小考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2013年第1期326-329,共4页赵思嘉 
在日本,一说起和歌,首先想到的便是被称为'古典文学奇葩'、'和歌的故乡'的《万叶集》。《万叶集》在日本古代和歌文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说,万叶时代是指从开始派遣唐使的舒明朝(629—641)到八世纪中叶左右的约一百三十年间...
关键词:遣唐使 事件 奇葩 国家 歌风 感情 日本 宮廷 歌谣 
从《十三夜》浅析樋口一叶反封建思想的局限性被引量:2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0期89-91,共3页王天然 
樋口一叶活跃在日本明治二十年代,被称为"古日本最后的女性"。她以描写女性生活的短篇小说闻名于世,并且善于运用写实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来突出表现贫苦人民的生活惨状,有着进步的女性观和反封建思想。然而,受家庭环境、生活经历、...
关键词:樋口一叶 反封建思想 局限性 《十三夜》 
表达发话对象的「は」
《外语研究》2013年第1期59-65,共7页吴侃 金玺罡 
对于数十年前三上章提出的「新聞を読みたい人は、ここにありますよ」一句话,至今尚无有说服力的解释。当时,三上给出的解释,实际上不是依据语法(句法),而是依据语用学的。这句话以语用学的"发话"进行解释,则可以一目了然,即:「新聞を...
关键词:语用学 发话 提示助词 篇章 条件表达 主题 
上海の大学における日本古典教育について——八級試験の出題傾向と関連して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2011年第1期53-57,共5页李宇玲 
1.はじめに21世紀に入ってから、中国の高等教育が1999年にはじまった定員拡大の路線をさらに推し進め、2010年の今年、全国の高等教育機関の学生数がついに3000万人を突破しようとしている②。また。
关键词:教育 出題 路線 日本 世紀 日本国 八級 大学 
不得不说的“秘密”的背后——以《破戒》《心》和《伤逝》为例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2011年第1期405-409,共5页刘晓芳 
基于各种原因,人的一生总会拥有一些秘密。在这些秘密之中,有些事情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出来的,甚至还会成为某种禁忌而讳莫如深,但也有一些人偏偏要把它说将出来。
关键词:原因 总会 事情 秘密 形式 文学作品 
近年日语外来词对中文的影响被引量:14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年第3期63-68,共6页吴侃 刘志昱 
中日文的词汇交流是双方向的。从中文传入日语的词汇,除了给日语增加了词汇外,还对其语音、语法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日语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于这种巨大的影响,国内和日本均有大量的研究。同时,也有大量日语外来词传入中文。近...
关键词:日语外来词 装饰性效果 词素化 语法化 
日语可能表达各用法间的连续性被引量:1
《外语研究》2010年第3期20-24,共5页吴侃 李丽 
日语的可能表达较为复杂,对此已有众多先行研究。在先行研究中,对众多的可能表达进行了很多分类的尝试,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对于可能的本质,尚存在争议。同时,可能表达被分为可能性可能、属性可能、能力可能和结果可能等类别,而对于各用...
关键词:可能表达 可能性 界线 连续性 实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