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作品数:329被引量:2070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徐慈华王华平吴彩强陈文勇林刘巍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主题:汉语隐喻论辩意向性语义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三维超媒体的幼儿园新型学习平台建构被引量:1
《学前教育》2024年第11期12-16,共5页吴晓东 徐慈华 周青青 
幼儿园高质量的教育实践活动涉及多方面的资源整合,需要有好的信息技术媒介手段作为支撑。在现有的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一般会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向幼儿呈现学习内容,同时使用手机、照相机、录音笔等数字化工具来记录相关的活动...
关键词:超媒体 信息技术 教育实践经验 云盘 多媒体课件 数字化资料 录音笔 PPT 
国际实验哲学研究(2001-2021)动态可视化分析被引量:1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3年第7期48-57,共10页周祥 韩娜娜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实验语言哲学观照下的知识关系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9EZX00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西道德话语语义建构对比研究”(项目编号:21CZX055)。
本文以2001-2021年SSCI和A&HCI数据库收录的实验哲学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计量学软件CiteSpace,从发文量、高被引文献、高被引作者与期刊、研究前沿及热点等方面对国际实验哲学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梳理,研究发现:(1)实验...
关键词:实验哲学 可视化分析 直觉 研究热点 
语言隐喻的认知博弈论语用学分析被引量:1
《逻辑学研究》2023年第2期1-15,共15页徐慈华 严小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语隐喻的逻辑表征与认知计算”(18ZDA290)。
隐喻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它不仅是一种语言上的修饰,还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机制。关联理论基于特设概念和关联原则两个概念工具,为语言隐喻的分析提供了具有较强解释力的方案,但其形式化分析仍存在诸多挑战。博弈论语用学将分析多主体互动性...
关键词:关联理论 语言隐喻 博弈论语用学 IBR模型 
问题求解与隐喻认知被引量:8
《浙江社会科学》2022年第10期109-115,159,共8页徐慈华 黄华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语隐喻的逻辑表征与认知计算”(18ZDA29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问题求解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智能活动,旨在消除特定场景下智能主体当前所处的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隐喻认知作为一种富有想象力的理性,常常渗透在问题求解的各个环节,既会影响我们对问题所处情境的表征,也会触发我们生成各种...
关键词:问题求解 隐喻认知 框架效应 
论法律类比论证的适用性——从沃尔顿的似真推理理论出发
《科学.经济.社会》2021年第4期69-77,共9页金立 赵佳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智慧化时代背景下的论辩理论及其应用研究”(19AZX018)
类比论证作为一种重要的论证形式,在法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证成案件事实和判决理由时,可以应用类比论证将相似案例进行对比,从而做出裁定。但是,由于不同法系的制度性限制因素不同,法律类比论证的成立有其特殊条件。法律类比论证具有...
关键词:类比论证 似真推理 沃尔顿 似真证据 适用性 
后人类社会图景与人工智能被引量:17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80-89,185,186,共12页李恒威 王昊晟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个人同一性研究的当代发展”(项目编号:18ZDA029)。
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科技的冲击下,传统人本主义所秉持的人类本性稳定不可变异的观点被动摇了,“后人类”和“后人类社会”概念开始出现在各种技术文化思潮中。对于绝大多数后人类主义者而言,技术是引导人类走向后人类社会的关键...
关键词:后人类 后人类社会 反身演化 赛博格 人工智能 
从语言逻辑到日常推理——《陈宗明文集》评介
《河池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78-81,共4页李雨航 
《陈宗明文集》浓缩了陈宗明先生数十年来对语言、符号、逻辑,尤其是自然语言逻辑的探索历程。该书对自然语言逻辑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并以逻辑学为基础,综合符号学、语言学等学科研究成果,提出汉语自然语言逻辑系统,为自然语言逻...
关键词:《陈宗明文集》 自然语言逻辑 符号学 
论汉语介词的一种从句现象被引量:2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178-195,共18页史文磊 谷雨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4CCY03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ZDB093);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740015)。
汉语中有些介词存在一种从句现象,即这些介词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动词的句法行为,但只许用于从句,不能用于自立句(包括主句和单句)。基于“按照”“鉴于”等个案的调查发现:(1)从句现象在介词的现代共时分布和历时演变过程中都有体现,介词...
关键词:汉语 介词 从句现象 语法化 结构固守效应 汉语形态 “鉴于” “按照” 
联导论证与层级语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19-27,共9页周晓君 廖备水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层级语义与论辩不确定性研究”(Y20153415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应用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14ZDB0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回应话语的句法——韵律界面研究”(17YJC740131)。
联导论证指的是由一个或多个理由推导一个结论,如果是多个理由,这些理由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现有对联导论证的研究多局限于伦理和法律领域。以层级语义为切入点,分析联导论证在包含层级词的日常生活话语中的表现形式,指出...
关键词:联导论证 层级语义 论辩不确定性 
灵长类镜像神经元系统起源及其争议研究进展
《兽类学报》2019年第5期556-564,共9页赵翥 陈巍 汪寅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6CZX015)
在灵长类镜像神经元系统的研究中,关于镜像神经元系统的产生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基因假说认为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出现基于一定的演化压力,服务于动作理解这一社会性功能;而联想学习假说则认为镜像神经元系统是感觉运动学习的产物,并不服务...
关键词:灵长类 社会认知 镜像神经元 联想学习 基因假说 发生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